葛天民
書載天妃誕降本傳及其後「顯聖」事蹟,為研究民俗學資料之一種。所謂「天妃」,福建莆田湄洲嶼林氏女也;誕生於宋建隆元年(父官都巡,名愿;一說名惟愨)。由於後來歷代君主、大臣奉為護航之神,敕對賜號,於是沿海各地莫不建立宮廟(或稱天妃宮,或稱天后宮...[书籍]
家中长辈面对天医方而坐,则可长保健康。第8招镜子在用餐区装设镜子,映照出餐桌上的食物,有使财富加倍的效果。这是家中唯一可以悬挂镜子映照食物的地方,其它诸如厨房是绝对不能挂镜子,因为会导致意外或火灾发生。第9招吉祥物餐厅适合摆福禄寿三仙,象征财富、健康和长寿。橘子代表富贵,桃...[书籍]
上谕乾隆十二年七月初九日内阁钞出乾隆十二年七月初九日奉上谕我满洲禀性笃敬立念肫诚恭祀天佛与神厥礼均重惟姓氏各殊礼皆随俗凡祭神祭天背镫诸祭虽微有不同而大端不甚相远若我爱新觉罗姓之祭神则自大内以至王公之家皆以祝辞为重但昔时司祝之人俱生于本处幼习国语凡祭神祭天背...[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四肆献祼馈食礼礼类二【仪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按肆献祼馈食礼三卷国朝任启运撰是编以仪礼特牲少牢馈食礼皆士礼因据三礼及他传记之有关于王礼者推之不得于经或求诸注疏以补之凡五篇一曰祭统二曰吉蠲三曰朝践四曰正祭五曰绎祭其名则取周礼以肆献祼享先生以馈食享先生之文毎篇之内又各...[书籍]
御制题昭仁殿诗芸帷木榻想贻淳圣日常悬丽柍桭六十一年兹惕息百千万世永昭仁好书敢谓承先志新徳惟期澡我身檐向周庐列书室每闻占毕达枫宸皇祖在御时常寝兴于此予不敢居因以贮天禄琳琅诸善本时一徘徊曷胜今昔之思敬成长律丁卯初冬御笔天禄琳琅鉴蔵旧版书籍聨句【有序】芸编蕴古香盈羣玉之...[书籍]
清代(1644—1911)的一部无名氏小说,可能写于1800年前后,但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版本却标注了一个相当晚近的日期,此书以富于幻想和完全违背史实的叙事展现了狄仁杰的不凡生涯。这位佚名作者试图刻画一位完美的官吏,他在关心百姓疾苦、忠于朝廷之外,还善于根据环境的需要随机应变。[书籍]
周南關雎關雎.后妃之德也.風之始也.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故用之鄉人焉.用之邦國焉.風.風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书籍]
《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笺】发,犹...[书籍]
本書(一冊七○面四二、○○○字)包括兩種詩集:一曰「如此江山樓詩存」、一曰「四香樓少作附存」,合稱今名。作者王松,其事略已詳第三四種「臺陽詩話」篇。所著「如此江山樓詩存」,初題「如此江山樓焚餘稿」,刪訂於割臺後之翌年;後續有補充,以「五十初度」為殿,共得一百二十八首。所詠之詩,誠...[书籍]
三国故事在我国古代民间颇为流行。宋元时代即被搬上舞台,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达30多种。元代至治年间出现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书籍]
本書(三冊四六一面二七六、六○○字)凡二十六卷、末附一思陵改葬事」及「二太子事」二篇,題四明西亭凌雪撰。「南大痕者何」?紀南明弘光、隆武、永曆三朝事也(節繹「自序」語)。本書有紀略二卷,分子目四:曰聖安帝、思文帝、永曆帝、魯監國。列傳二十四卷,分子目四十一;除宗藩傳另立一卷(一目...[书籍]
俯察仰视,成象成形,则天文学也。风水方位,阴阳冲和,则气象学也。八卦九宫,三元两片,则又不外乎数学也。地理地质物理天文气象与数学,人皆知其为自然科学矣,玄空地学阐明此诸学之体,而且习远其用,不惟区此诸学之全,而且独造其精,推而国之建邦经野,则有以知其兴亡强弱。人之...[书籍]
陆费墀钦定四库全书诗故卷一明朱谋防撰周南者何岐周之风也诗六义有风雅颂而无南此何以称南风之南也八风寒燠异徳升降殊情不为振掉则为凄戾唯南风祥和鬯达长养万物有岂乐而无怫郁文王岐周之化实象之故不称风而称南也召公分陜矣何以称南其化同也造王业之本莫如周南成王业之效莫如召南故大胥鼓南而鼓钟以雅...[书籍]
《将苑》又称《诸葛亮将苑》、《武侯将苑》、《心书》、《武侯心书》、《新书》、《武侯新书》等,它与《便宜十六策》均传为诸葛亮所撰。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是汉代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诸葛亮自幼父母双亡,14岁...[书籍]
《奇门遁甲》是中华民族的精典著作,也是奇门、六壬、太乙三大秘宝中的第一大秘术,是易经最高层次的预测学,历代精研奇门遁甲之术的贤圣们大均为治国平天下之人如姜太公、范蠡、张良、诸葛亮等,故号称帝王之学,又为夺天地造化之学,是论天体、人和地球运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