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衡》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无神论作品。作者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公元27年,卒于和帝永元年间约公元100年前后。王充高祖有军功封侯,后来家道衰落,以农桑为业,自称出身于“孤门细族”。少时好学,青年时游学京师洛阳,师事班彪。家贫无书,常游洛阳...[书籍]
是时因抗言论事,面命授中书舍人,赐之金紫。时宪宗固以为南司,大用矣。不逾年,自户部侍郎遂平大政。其后二十年间,崇践中外,卒以刚鲠,致奸凶之大祸。大中初,有诏史官差第元和间相臣五人、将臣五人,将命图形以补凌烟二十四人之次,有司即以公之名迹列在选中,及上奏,独公之名留中不报。...[书籍]
集诸派之大成。习者当以圣人天下为公之心。一本有教无类之旨。不可自存门户。有入主出奴之见。以自狭而狭圣人之教也。易传至今。注说不一。汉宋各异派。儒道不同宗。遂致议论纷歧。争持龃龉。徒乱人意。何裨圣经。今兹讲易。务求阐明微言。表章至道。不执于宗派之习。不徒为同异之求。...[书籍]
琼琚佩语柏乡魏裔介贞庵纂为学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韩退之]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周濂溪]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程明道]六经须循环理会,义理无穷。[程伊川]吾道自足,何事旁求。[张横渠]学者于释氏之说,直须如淫声美色以远之。不尔,则骎骎然入于其中矣...[书籍]
易经证释例言一易自伏羲画卦,亦文亦画,本合图画文字为一,虽太极等图,系后人传出,源流自远,讲易时,应并及各图,以资参证。一易为圣人明天道以立极,立人道以制教,本为明道而作,有关内修性命功甚多,故讲易应注意道功。一易既本天地之道为教,内中多阐神鬼之德,阴阳之情,习易者,必有...[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十音论小学类三【韵书之属】提要臣等谨案音论三卷国朝顾炎武撰炎武有左传杜解补正已着録自陈第作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而古音之门径始明然创辟榛芜犹未及研求防宻至炎武乃探讨本原推寻经传作音学五书以正之此其五书之一也上卷分三篇一古曰音今曰韵二韵书之始三唐宋韵谱...[书籍]
本书是南宋大儒朱熹与其门人对答的集录。全书共一百四十卷,由南宋末期的黎靖德编成,书的全名是朱子语类大全。朱子殁后,黎靖德收集其门人分记的语录(朱子所讲的话),将之编辑起来,并按其内容分类为二十六个项目。语类的内容生动,极具魁力。其中密布着师...[书籍]
《孔子家语》虽为资料汇编,却具有较高的价值。首先,此书是研究孔子生平及其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我们认识历史上真实的孔子面目的重要依据。其次,由于王肃收集在书中的内容大都具有较强的叙事情,也就是说大多是有关孔子的逸闻趣事,所以,此书又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第三,书中...[书籍]
《孟子集注》为儒家的第二圣人--孟子,确立了地位。主张“民重君轻”的孟子被正式确立了亚圣的地位,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开明专制的时期。《孟子》共七篇,是孟轲及其弟子所著以“仁政”、“王道”为中心的儒学思想体系的集中表达。朱熹所作的《孟子集注》使之身价倍增,从子部...[书籍]
卷一为总论,后述初生诸病,如惊风;卷二为癎痉、疳积、发热烦躁、伤寒、麻疹、疟疾;卷三为黄疸、水肿、腹痛腹胀、痞结积癖、食积等;卷四为感冒、痰涎、咳嗽、哮喘等。前四卷,先叙述儿科诊断大法,列述了儿科24种病证,先论述其名、原由,后论述证治、脏腑,确定大法,并附...[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四仪礼释宫増注礼类二【仪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案仪礼释宫增注一卷国朝江永撰永有周礼疑义举要已着録是书取朱子仪礼释宫一篇【案释宫本李如圭之书误编于朱子集中永作此书之时永乐大典尚未显于世故不知非朱子之笔今仍具原书所称而附着其故于...[书籍]
《李相国论事集》唐李绛花下醉中联句【唐】李绛共醉风光地,花飞落酒杯。--李绛残春犹可赏,晚景莫相催。--刘禹锡酒幸年年有,花应岁岁开。--白居易且当金韵掷,莫遣玉山颓。--李绛高会弥堪惜,良时不易陪。--庾承宣谁能拉花住,争换得春回。--刘禹锡我辈寻常有,佳人早晚来。--杨嗣复...[书籍]
昔汉世诸儒,集论经传,定之于白虎阁,因名曰《白虎通》。予既在史馆而成此书,故便以《史通》为目。且汉求司马迁后,封为史通子,是知史之称通,其来自久。博采众议,爰定兹名。凡为廿卷,列之如左,合若干言。于时岁次庚戌,景龙四年仲春之月也。大驾还京注详集终《忤时》篇...[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二尚书地理今释书?提要【臣】等谨案尚书地理今释一卷国朝蒋廷锡撰廷锡字?孙常熟人康熙癸未进士官至大学士諡文肃是编乃其官内阁学士时所作首题圣训盖儤直内廷之日仰承指授敬缮成帙者也其中订定诸儒之説者如尧典宅嵎夷则据后汉书定为朝鲜正薛季宣于钦之误宅西则据黄度尚...[书籍]
一、创作论书唐氏六家书后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并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覆不已,乃识其奇趣。今法帖中有云“不具释智永白”者,误收在逸少部中,然亦非禅师书也。云“谨此代申”,此乃唐未五代流俗之语耳,而书亦不工。欧阳率更书,妍紧...[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