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
仁学[民国]谭嗣同自叙"仁"从二从人,相偶之义也。"元"从二从儿,"儿"古人字,是亦"仁"也。"〈无〉",许说通"元"为"〈无〉",是"〈无〉"亦从二从人,亦"仁"也。故言仁者不可知元,而功用可极于〈无〉。能为仁之元神于〈无〉者有三:曰佛,曰孔,曰耶。佛能统孔、耶,而孔与耶仁...[书籍]
吾友吴君子律深於词,撰词话四卷,其中有校正词律伪缺之处,有考订词韵分并之处,有评定词家优劣之处,有折衷古今论词异同之处。至於博徵明辨,搜罗散佚,信足为词苑有功之书。间有遗闻轶事,偶记一二,不必尽有关乎词,要其所列皆词人也。此亦温公诗话载梅尧臣一条之例。读既竟,知子律於此事...[书籍]
本书虽为凭空创作,但有的事件与细节尚有所本,受到了《子不语》、《续子不语》、《夜谭随录》等书的影响与启发。书中文笔[书籍]
小说共二十四卷,叙述了南宋咸阳人王重阳遇钟离权、吕洞宾二仙点化后,在陕西省户县祖庵镇修“活死人墓”以修道,后往山东宁海度化了马丹阳、孙不二、丘处机、刘处玄、王处一、谭处端、郝大通七位弟子,创立全真教。后七真又各创立门派,广传全真教。丘处机又受成吉思汗召见,赐掌天下道教,全...[书籍]
经他收集、改编、整理和创作的还有小说“三言”、《新列国志》、《平妖传》,散曲《太霞新奏》,俗曲《挂枝儿》,笑话、笔记《古今谭概》、《智囊补》、《情史》等,诗文集有《七乐斋诗稿》、《春秋衡库》、《中兴传略》等,在中国俗文学史上有杰出地位。《精忠旗》写南宋民族英雄岳飞被卖国贼...[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八二程文集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二程文集十三巻附录二巻宋明道程子伊川程子合集也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明道集四巻遗文一巻伊川集一本二十巻一本九巻又河南程氏文集十二巻二程共为一集为建宁所刻本是宋世所传已防错不同此本出自胡安国家刘珙张栻尝刻之长沙安国于原文颇有改削如定...[书籍]
屡朝廷大兴医学,求深于道术者为之官帅,乃起公为博士,与余为同僚。明年中翼坐东坡请贬达州,又明年以宫祠还。未至,余一旦梦翼中相过,且诵诗云:投老南迁愧转蓬,会令净土变夷风。由来祗许杯中物,万事从渠醉眼中。明日理书帙,得翼中北山酒经法而读之,盖有御魑魅于烟岚,转炎荒为净土之语...[书籍]
政和七年秋七月四日庚寅登州守臣王师中奏有辽人蓟州汉儿高药师僧郎荣等以舟浮海至文登县诏师中募人同往探问以闻。又中山守张杲高阳关安抚吴玠亦献议燕云:可取河东经略薛嗣昌得河朔谍人之辞往往润色以希禁密意每陛对论及北事辄请兴师嗣昌。又委代州安抚王机探伺辽人之隙陈攻取...[书籍]
大要以杨氏《纪事本末》为主,世又有《续宋编年资治通鉴》一书,亦题李焘撰,虽真赝难知,异同之处亦多,可采则附注其下。而凡宋时人文集说部有可参考者,亦附见焉,用原书考异之例也。书成,付之剞劂,使与原书俱传。自是以往,李氏《长编》首尾粗具。信乎!考北宋遗事者,必以此为渊海矣!嗟...[书籍]
《山洋指迷原本》(明)周景一著序一地理指迷原本得行于世,岂偶然哉,如明初周景一先生,为州山吴氏卜葬多奇穴,更贻以指迷书,厥后吴氏人文蔚起成巨族,其书遂见重于人,传抄几遍江浙,第自明迄今,相沿年遂抄录愈繁,舛讹益甚,此原本固不可不刊行也,姑苏俞君归口同邑吴子卿瞻嗜青囊,学见...[书籍]
钟义明《玄空星相地理学》、《玄空地理丛谭》、《玄空现代住宅学》、《三元九运玄空地理考验注解》、《玄空地理逸篇新解》、王松寒《王派风水学》、《我看风水的心得》、陈泱丞《二十四山造葬天机便览》、张建民《峦头风水大破译》、王亭之《中州派玄空学》、林国雄《林氏玄空风水学》等等。3、...[书籍]
匈奴周称玁狁焦获致三捷之功毛诗云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玁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注云将率之志往至征戍之地则庶乎一月之中三有胜功谓侵也职也又曰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注云焦获周地接玁狁者言玁狁之东侵乃整居焦获据周之地也...[书籍]
桓谭(?—56)字君山,沛国相(今安徽省宿县)人。东汉立国之初,他一再上书请禁谶纬,几遭杀身之祸。桓谭著有《新论》一书,其主旨就是反对迷信思想。其书已失传,存有不少片断。王充对《新论》评价很高,说:“挟桓君山之书,富于积猗顿之财。”(《论衡。佚文篇》)又说《新论》...[书籍]
不谭名利,惟论杯中;对月飞觞,口占穷巧。客各尽欢,不必主劝;席有醉客,由为周旋。语言真率,不事虚华;短歌悦耳,无致人烦。尊年事发,鼓舜少年;酒前畅谈,酒后木讷。大量豪饮,并不骄人;即席唱酬,句无?刻。己不能饮,却不厌人;输酒与人,虽散必干。座有显者,淡然视之;酒后有约,次...[书籍]
当时与钱大昕同行的著名学者段玉裁这样写道:“忆昔与竹汀(钱大昕)游元妙观,阅《道藏》,竹汀借此抄讫。”[2]这之后,大学者阮元抄录一部献给清朝皇室。道光年间,著名学者徐松和程同文等曾对书中的地理、名物加以考订[3]。本书较早的刊本是山西灵石杨尚文编辑的《连筠簃丛书》本[4...[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