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真空论》和《物不迁论》是东晋僧人僧肇的两篇佛教哲学论文,《神灭论》是南北朝南梁儒家学者范缜的无神论作品。这三篇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名篇,颇有代表性。僧肇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于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卒于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精于老庄及佛经...[书籍]
《不真空论》和《物不迁论》是东晋僧人僧肇的两篇佛教哲学论文,《神灭论》是南北朝南梁儒家学者范缜的无神论作品。这三篇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名篇,颇有代表性。僧肇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于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卒于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精于老庄及佛经...[书籍]
梁陈是继东晋宋齐,先后在江南建立的两个封建割据王朝。梁自萧衍(梁武帝)建国到萧方智(梁敬帝)时灭亡,首尾五十六年(公元五○二到五五七)。陈自陈霸先(陈武帝)建国到陈叔宝(陈后主)时被隋所灭,历时三十三年(五五七到五八九)。梁代前期,是同割据北方的北魏$#...[书籍]
东西二百四,吴魏蜀三分。五季相循并,君臣迭乱争。一朝征战起,藩镇坐皇庭。世祖承平治,太宗起义兵。辽夷皆拱服,怙冒尽称臣。胡虏入中国,宫中开祸门。禄山方被扫,巢贼又侵凌。天意除奸暴,否泰本相循。赓歌记遗迹,传记最分明。歌之不足,复赋之以律云:唐虞三代皆崇德,降自春秋治不拢扰...[书籍]
《隋书·经籍志》云:“《齐诗》魏代已亡,《鲁诗》亡於西晋。《韩诗》虽存,无传之者。”今三家《诗》惟《韩诗外传》仅存,所谓《韩故》、《韩内传》、《韩说》者亦并佚矣。应麟检诸书所引,集以成帙,以存三家逸文。又旁搜广讨,曰《诗异字异义》,曰《逸诗》,以附缀其后。每条各著...[书籍]
东西二百四,吴魏蜀三分。五季相循并,君臣迭乱争。一朝征战起,藩镇坐皇庭。世祖承平治,太宗起义兵。辽夷皆拱服,怙冒尽称臣。胡虏入中国,宫中开祸门。禄山方被扫,巢贼又侵凌。天意除奸暴,否泰本相循。赓歌记遗迹,传记最分明。歌之不足,复赋之以律云:唐虞三代皆崇德,降自春秋治不拢扰...[书籍]
皓生歆,歆为沮渠蒙逊所灭。歆生重耳,魏弘农太守。重耳生熙,金门镇将,戍于武川,因留家焉。熙生天赐,为幢主。天赐生虎,西魏时,赐姓大野氏,官至太尉,与李弼等八人佐周代魏有功,皆为柱国,号"八柱国家"。周闵帝受魏禅,虎已卒,乃追录其功,封唐国公,...[书籍]
写之讹或倬原书六卷刘锦文重编之时析为七卷亦未可定也乾隆四十一年十月恭校上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总校官【臣】陆费墀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三诗经疑问总目诗类卷一【国风上】卷二【国风下】【附】十五国风次第歌【周南召南邶鄘卫继以王郑及齐魏唐秦陈郐与曹豳十五国风...[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八古文苑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古文苑二十一巻不着编辑者名氏书録解题称世传孙洙巨源于佛寺经龛中得之唐人所藏所録诗赋襍文自东周迄于南齐凡二百六十余首皆诗传文选所不载然所録汉魏诗文多从艺文类聚初学记删节之本石鼔文亦与近本相同其真伪葢莫得而明也南宋淳熙间韩...[书籍]
为人逸出法纪外,而书学极博,五体并能,诸家自魏、晋以及明,靡不兼通,盖工于执笔者也。然坊平生好作伪书,至今为世厉垢。《书诀》,弇州四部稿作。笔诀。是编皆论学书之法,而尤注意于篆籀。此选论笔诀书势四段、论篆法三段和次论古文、大篆、小篆、隶书各一段。原书所列法帖书迹,极为繁佚...[书籍]
功业要从心,静存当动察,静养未发中,动循天理则,正心乃修身,齐家而治国。东方甲乙青,南方丙丁赤,西方庚辛白,北方壬癸黑,四方配四时,戊己中黄色。土德造化根,五行为枢极,惟以迹象求,天机何人识?五行止阴阳,变化多不测。天上有五星,地下有五岳,泰华衡嵩恒,三公受天秩,五岳主中...[书籍]
遭秦灭学,旋废其业。汉兴,《大风》、《秋风》之作,振起於上,於是小山《招隐》之词,《惜誓》、《九谏》、《九怀》、《九叹》之什,群然并作,王逸审定其旨,并列《骚》学。而司马相如、扬雄又沿其流,作《子虚》、《上林》、《羽猎》、《长杨》诸赋;东都班固、张衡继之,而《两都》、《两...[书籍]
铉生元寿,后魏代为武川镇司马,子孙因家焉。元寿生太原太守惠嘏,嘏生平原太守烈,烈生宁远将军祯,祯生忠,忠即皇考也。皇考从周太祖起义关西,赐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隋国公。薨,赠太保,谥曰桓。皇妣吕氏,以大统七年六月癸丑夜生高祖于冯翊般若寺,紫气充庭。有尼来自河东,谓...[书籍]
亳州牡丹史[明]薛凤翔宋钱思公云:唐人谓牡丹为花王,姚黄真其王,魏紫乃其后。张景修称为贵客。唐开元中,沉香亭前得异种,朝暮黄碧异色,昼夜殊香,目为花妖。宋单父于骊山为上皇种花,得色万种,内人呼为师,又曰花神。然牡丹前史未尝及之。惟谢康乐有“竹间水际”一语,至北齐...[书籍]
又况得以一一而夷灭之也?盖其不知虑此,凡所以早朝而晏罢者,皆其自相屠毙之谋。此秦所以得收其敝而终为所擒也。盖六国之势,莫利于为从,莫害于为衡。从合则安,衡成则危,必然之势也。方其为从于苏秦也,秦人不敢窥兵函谷关者十五年。已而为衡于张仪,而山东诸侯岁被秦祸,日割地以求事秦之...[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