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论
宋湘(1757-1826),字焕襄,号芷湾,嘉应州(今广东梅县)人。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政声廉明的清官。他出身贫寒,受家庭影响勤奋读书,年轻时便在诗及楹联创作中展露头角,被称为“岭南第一才子”。《清史稿·列传》中称“粤诗惟湘为巨”。据梅州市文物鉴赏...[人物]
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作“横渠四句”,因其言简意宏,历代传颂...
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嘉定十年(1217年),吴潜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淳祐七年(1247年),拜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宝祐四年(1256年),以观文殿大学士、沿海制置使判庆元府。于月湖北筑水则,以为水利计。开庆元年(1259年),任左丞相兼枢密使,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
南宋大臣,史学家,文学家。楼昉受学于吕祖谦,与弟楼昞俱以文名。绍熙四年(1193年)中进士,授从事郎,迁宗正寺主簿。后以朝奉郎守兴化军卒。楼昉为文汪洋浩博,尤精史学。著有《中兴小传》《宋十朝纲目》,辑有《东汉诏令》;编有《崇古文诀》35卷,选录先秦至宋古文(散文...
赵士㒟(1084—1153),宋宗室。字立之,赵仲御第四子。好学,善属文。初补右班殿直,累迁权同知大宗正事。钦宗靖康末,承孟太后旨,诣南京奉高宗即位。因论黄潜善误国,出知南外宗正事。苗刘之变,贻书张浚、吕颐浩,促其勤王。事平,累迁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宗正事。数言事忤秦桧。岳飞...
柴中行,字与之,人称“南溪先生”,南宋著名文学家,馀干(今江西万年县南溪乡营里村)人。文公之子,后周世宗第十三代裔孙。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第进士,授抚州军事推官、江州教授,累迁西京转运使、湖南提刑、崇政殿说书、知赣州。时韩侂胄禁道学,运司移檄,令自言非伪学。中行奋笔曰...
宋巩(1147年~1219年),字宜卿,建阳童游里人,南宋官员,曾做过嘉州节度推官,是法医学家宋慈之父。南宋官员
南宋名臣、学者。赵方少年时曾师从于张栻、刘光祖。淳熙八年(1181年),赵方进士及第,历任蒲圻县尉、知青阳县、知随州等职。宋金议和后,各地武备松弛,只有赵方招兵择将,积极备战。累迁京湖制置使兼知襄阳府,他力主抗金,数解枣阳之围。又败金军名将仆散安贞于淮西。以功进太中大...
徐侨(1160年-1237年),字崇甫,号毅斋,义乌清德里龙陂(今义乌佛堂镇徐塘下村)人,南宋名臣、理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徐侨幼时颖悟勤读,行为端庄。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中进士,调上饶县主簿。后复从朱熹学习。历任秘书正字、校书郎、吴益王府教授、直宝谟阁、提点江东刑狱...
宋慈(1186-1249),字惠父,汉族,建阳(今属福建南平)人,与理学大师朱熹同乡,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和县,唐相宋璟后人,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南宋著名法医学家,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因此宋慈被尊为世...
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年)生。高镒之子。自幼才学过人,学富识广,与师友论言语,析理精辟明快,邑人服之。后游庠州郡,领乡荐。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擢登甲科进士。大中祥符四年(1011)授朝奉郎,任桂州州学教授。后转奉议郎,授龙阳知县,颇著政绩,迁中书舍人。并以朝...
中国宋代词人。大中祥符年间中进士。明道间,擢殿中侍御史,刘太后卒,遗诰杨太妃同议军国事,他谏请焚垂帘仪制,又建议博采公论,用人勿悉出执政。西夏攻宋,数任边帅。知延州时,用部将狄青、周美等击退西夏兵,修复城寨,并筹划议和事宜。庆历四年(1044年),召为枢密副使...
宋代文学家。魏泰是曾布的妻子之弟,为人无行而有口,依仗权势,为患乡里。当时又有田衍居襄阳,人们作谣谚说:“襄阳二害。田衍魏泰。”人品殊不足取。其生活在宋神宗、哲宗、徽宗时期,与王安石、王安国、黄庭坚、黄大临、徐禧、章惇等名人交游。年轻时恃才豪纵,曾因一时气忿,殴打...
程(颢、颐)门四大弟子之一,中国北宋哲学家、理论家、教育家、文学家。游酢少年时聪慧过人,被誉为神童。十六岁受教于族父游复和江侧等人,研读经书和文学。二十岁时,慕名赴洛阳拜见道明先生程颢。1082年,游酢中进士,任越州萧山县县尉。1086年,被召为太学录,翌年授博士。1096年,...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和北宋理学的奠基者。程颢是嘉祐年间进士,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学术上,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