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
春秋时期,晋、燕两国犯境齐国领地,齐景公着急。晏婴推荐穰苴,景公召见了穰苴,两人相谈甚欢,于是提拔他,命他带军退敌。
秦出子(前708年―前698年),嬴姓,秦氏。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宪公的幼子,前703年―前698年在位,共在位6年。
宋襄公,宋桓公次子,子姓,名兹甫(?-前637年),《史记》中说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春秋时宋国第二十任国君,在位于前650年至前637年。宋襄公是宋桓公的儿子,宋成公的父亲。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内乱,宋襄公率领卫国、曹国和邾国...
公子发(?-前563年),姬姓,名发,字子国,是郑穆公的庶子,子产之父,七穆之一国氏的始祖。春秋郑穆公庶子、七穆之一国氏的始祖
公子去疾,字子良,前605年,春秋时期人。郑灵公被公子归生杀死,国人要立子良为君。子良自称不贤,让位给哥哥公子坚(郑襄公)。
公子去疾,字子良,前605年,春秋时期人。郑灵公被公子归生杀死,国人要立子良为君。子良自称不贤,让位给哥哥公子坚(郑襄公)。
公子去疾,字子良,前605年,春秋时期人。郑灵公被公子归生杀死,国人要立子良为君。子良自称不贤,让位给哥哥公子坚(郑襄公)。
太子友,本名姬友,春秋时期吴国的太子,吴王夫差的儿子。公元前482年六月十一,越王勾践伐吴。当时,吴王夫差在北方参见黄池之会,太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寿于姚出战,太子友想再作等待,王子地、王孙弥庸不听,出战。六...
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今山西介休市)人,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由此产生了(清...
魏简子,姬姓,魏氏,名取、谥号简。中国春秋时代晋国的武将、政治家,晋国魏氏第五代领袖。晋国魏氏第五位宗主
公子偃(?-?),姬姓,名偃,字子游,谥宣,郑穆公的儿子,郑灵公、郑襄公的兄弟,七穆之一游氏的始祖,郑国的卿。春秋时代郑穆公之子、游姓始祖
士子孔(?-前565年),姬姓,名志,字子孔,又称公子志,称他为士子孔是为了与郑穆公的另一个字也是子孔的儿子公子嘉相区别。春秋时期郑国人物
季武子(?-前535年),即季孙宿。春秋时鲁国正卿,前568-前535年执政。姬姓,季氏,名宿(一作夙),谥武,史称“季武子”。鲁国季孙氏第三位宗主
阎晏在延光四年(公元125)四月阎太后执政时期,阎晏为执金吾。阎氏兄弟专制朝廷,并处权要之位,势力喧赫一时。汉代
公子騑(?―前563年),姬姓,字子驷,郑穆公之子,郑灵公和郑襄公的弟弟,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公元前605年秋,郑襄公继位,封公子騑为大夫。公元前571年,郑厘公继位,封公子騑为执政大臣。公元前566年,公子騑谋杀郑厘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