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淳
淳于丹,吴将。蜀主刘备侵吴,丹为都督陆逊阶下末将。时蜀军有埋伏,逊与丹五千军,去取蜀将傅彤营。丹引军至,蜀伏兵出,丹夺路而走,折兵大半,又遇番将沙摩柯。丹死战得脱,背后三路军赶来。比及离营五里,吴军徐盛、丁奉二人两下杀来,蜀兵退去,救丹回营。丹带箭入见逊请罪,逊勉之,遂定...
卓王孙,卓文君之父,原籍为战国赵邯郸城(今河北省邯郸市),著名西汉时期巨富。卓王孙是冶铁世家。卓家以冶铁致富,秦始皇灭赵进行统一之际,强迫赵国富户迁移到川峡等地,邯郸城卓氏被迁临邛。一代富豪卓王孙,仅家僮有千百名,卓王孙分百名僮仆,百...
成淳,字元复,号霞樵。无锡人。嘉隆中隐濠曲。[人物]
顾淳,字震盂,号枕渔,金匮人。诸生。有《覆瓿吟》。[人物]
淳于长,字子鸿,魏郡元城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人。西汉佞臣。凭借太后王政君的外甥,起家黄门郎。大将军王凤病重时,用心侍疾,授校尉、诸曹,转水衡都尉、侍中,迁卫尉,位列九卿。支持赵飞燕成为皇后,赐爵关内侯。元延三年三年,册封定陵县侯,仗着皇帝信任,贪钱巨万,耽于声色,不奉法度...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生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1861年至1875年在位,共13年。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公历4月27日),同治帝生于北京紫禁城储秀宫。咸丰十一...
元淳生卒年不详。晚唐僖宗时洛阳女道士。今存诗二首。[人物]
淳于髡,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其具体生卒时间不详,然与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奭同时,略长于孟子,主要活动在齐威王和齐宣王之际。淳于髡以博学多才、善于辩论著称,是稷下学宫中最具有影响的学者之一。他长期活跃在齐国的政治和学术领域,上说下教,不治而议论,...
陈淳,1483年生,1544年逝世(另一种说法是1482—1539),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他的有些作品,所画质朴,可以看出受沈周画法的影响,从他现存作品中即可见风格和用笔,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住。在绘画史上,陈淳与徐渭并称为“白...[人物]
朱淳,罗定州西宁县(今广东郁南)人。明万历间诸生。事见明万历《西宁县志》卷八。[人物]
潘淳,字元亮,号南垞,贵州平远人。康熙乙未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有《春明草》、《橡林诗集》。[人物]
赵国灭亡后,郭开在回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搬运家中财物之时被沿途盗贼所杀。
查淳,曾任桂林知府。其父查礼,曾任广西庆远府同知,乾隆十九年(1754)奉令参与修浚灵渠事,曾探查湘漓之源,并于二十年在飞来石摩崖“灵渠”二字。查淳为了却父亲遗愿,于38年后刻“湘漓分派”碑于铧嘴上,是灵渠较有影响的石刻,极引人观赏。[人物]
释景淳,一作警淳(《吟窗杂录》卷三二),神宗元丰初桂林僧,居豫章乾明寺。事见《冷斋夜话》卷六。今录诗二首。[人物]
释法淳(此据《嘉泰普灯录》,《五灯会元》作惠淳,且以为号),号圆智。住临安府灵隐志。为青原下十四世,长芦道和禅师法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