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晖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也称灯节,同时也是中国情人节之一。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元宵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灯节,是以灯为主要节物的节日,也是新年的终结。元宵节称为灯节,这与人们把灯视为节俗的中心有关,正如民谚“三十夜的火,元宵夜的灯”所言。元宵节的应时食品在南方称汤圆,北方谓元宵。而元宵灯会的准备,从...
元代书法元代对书法的重视不亚于前代,书法得到一定的发展。据明陶宗仪《书史会要》记载,元代书法家达300余人,其中以赵孟□、鲜于枢、康里□□等成就最为突出。因此,赵孟□、鲜于枢被称为元代书坛的“巨擘”。著名书法家还有邓文原,在大德至延□间,与赵孟□、鲜于枢齐...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叫上元、元夜、元夕。相传汉朝刘邦死后,吕后专权,众臣于正月十五日诛灭吕氏,汉文帝刘恒登基后,于正月十五日晚月圆后出宫与民同乐,并把此晚叫“元宵”。因是第一个月圆之日,故称“元宵”。中古以后我国有元宵张灯观...
元,谓“首”;旦,谓“日”;“元旦”意即“首日”。“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但其含义已经沿用4000多年。中国古代曾以腊月、十月等的月首为元旦,汉武帝起为农历1月1日,1912年中华民国起为公历1月1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亦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
古代中国的元旦日,并非如今通用的“格列历”——公历的1月1日。直到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统一使用“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公历1月1日规定为元旦节,并决定全国在此节放假一天。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
元宵节与春节紧紧相连。然而,元宵节却标志着新年喜庆的结束,元宵节过后,一一切都恢复正常。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就是灯展,所以这个日子1也叫灯节。公元前104年,他宣布灯节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庆祝仪式通宵达旦。例如,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省成都市每年都在文...
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历来元旦指的是夏历正月初一。
米芾元日帖释文:元日明窗焚香,西北向吾友,其永怀可知。展《文皇大令》阅,不及他书。临写数本不成,信真者在前,气焰慑人也。有暇作谱,发一笑於事外。新岁勿招口业,佳。别有何得,泗戎东下未,已有书至彼,俟之。《元日帖》,高25.2厘米,宽40.5厘米,约书于宋元符...
元旦为每年的1月1日。“旦”是一个象形字,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元旦是庆贺新年的开始,欢度元旦可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在我国,还将其列为法定假日。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
据史料记载,元宵节与道教有关,道教把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各称为“上元”、“中元”和“下元”。这种说法认为,在西汉武帝时,有一位神仙主张尊太乙神为至尊至贵的神。但此时还没有与灯节的风俗挂钩。据记载西汉惠帝刘盈死后,其母吕雄篡位,吕氏宗族把持朝...
农历一月十五日是元宵节,也叫上元节。到了隋炀帝大业六年元宵节,调集民间艺人进城,在洛阳皇城端门外端门街举行盛大百戏会演。清代尽管满人统治,但民间的元宵节庆典的热闹程度却有增无减,除了各种灯火以外,还有舞狮、舞龙、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打腰鼓等,深...
元宵节瓜州人又叫“花灯节”“龙灯节”。元宵节讲究吃元宵、吃“茧儿”。关于吃元宵,瓜州有这样一个传说:一个元宵节的晚上,十分热闹,人们都饿了,一个卖汤圆的老人在叫卖,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走过来问:“这叫什么?”虽然白发老人再未出现过,但他说的“...
元宵节是灵台民间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灵台人元宵节制作彩灯,张灯,观赏灯,放礼花、烟火;儿童挑灯笼,点眼前花花,燃放鞭炮、起火;各村社青壮年自发地组织社火队,扭秧歌、耍社火;元宵夜灯火通明,锣鼓喧天,直到深夜。元宵节应节食品是包子、花馍、面灯、凉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