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
春节,是裕固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祭奠后的第二日早晨,由家人将草墩送往本家族中的固定地方。羊心、羊头在仪式结束后,即送给“也赫哲”作为酬谢,羊肉则由家人分享。裕固族的喜庆节日主要是春节。头目全家都出来迎接客人,并设宴招待。腊月三十日下午,把帐篷内外打扫干净,收拾整齐,...
在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中,裕固族是其中一员。故当地裕固族老者称“转转舞”。继后,在主婚人主持下举行冠戴新郎的仪式,亦称尧达曲格尔。又有另外二人捧新郎礼服,准备为新郎换装冠戴。其次,文化的交流与扩散赋予了裕固族舞蹈发展深刻的内涵。再次,民族宗教的渗透促进了...
裕固族自称“尧乎尔”,一般认为这一名称与历史上的“黄头回纥”和“撒里畏兀”有密切关系。“黄头回纥”是宋朝初期出现于塔里木盆地东南部的回纥分支。元朝蒙古人征服撒里畏兀后,在其地设立官府,进行统治。明朝十分重视边境的稳定,仍然任用元朝的降将镇守边疆。入关以后,裕固族又...
裕固族为甘肃省三个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集中聚居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共有1.3万人,主要居住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戴头是裕固族妇女婚前必经的仪式。仪式完毕后,新娘返回小帐房,揭去头帕,新娘的父亲和户族中的人向男方的...
家庭是裕固族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单位。裕固族的家庭,既有男子娶妻建立的父系家庭,又有女儿不嫁自古相传的母系家庭,还有父系母系成员兼收并容的双系家庭。裕固族没有重男轻女的习俗,生下女儿更加高兴。在诸亲中,与舅舅的关系最为密切,舅舅受到特殊的尊敬。家庭财产由子女继...
九月大会也称“十月大会”,是裕固族传统宗教节日。据肃南县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十月大会”主要流行在我省肃南县裕固族聚居区,每年农历十月二十四至二十六举行。一般为期3天,主要是为了纪念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逝世日而举行的传统宗教活动。在节日期间寺院内正中挂宗喀巴像...
唢呐独奏乐曲李德保张道敏曲
裕固族的传统农祀活动,流行于甘肃肃南一带,一般在每年农历四月十一日以后的几天内择日举行。裕固族人非常爱护牲畜,当小马驹长到一周岁时,要举行隆重的第一次剪鬃仪式。塔表示中心与四面八方;食品做塔的材料可象征富足。最后,由一位公认的既善剪鬃又会歌舞的人开剪。给主人家所有的...
县文联成立了“中国裕固族文化园”筹备组,创办了文艺刊物《牧笛》。这些新举措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历史上都属于首次。
今年是焦裕禄同志逝世50周年,3月24日记者获悉,目前河南豫剧院三团正在商丘永城一带送戏下乡,《焦裕禄》一剧也被邀请演出。河南省豫剧三团团长、焦裕禄的扮演者贾文龙介绍说。“现场观众对于《焦裕禄》十分追捧,几乎场场爆满,很多老乡都是自己带着凳子从很远的地方...
裕固族的祖先,可追溯至古代的回纥。回纥是古代突厥语“团结”“联合”的意思,是他们的自称。在汗国存在的近百年中,草原上各游牧部落以回纥部为核心,逐渐融合团聚成为统一的回纥族。从那以后,回纥已经成为一个包括草原各游牧部落的古代民族的名称了。回纥汗国的历代可汗都接受唐朝的册封,...
裕固族人非常热情好客,特别是居住在深山里的牧民,与外界接触很少,只要家里有人来,尤其是远方来的客人,他们都要亲切地当尊贵的客人来盛情款待。为客人了敬酒时,裕固族以饮双杯为敬,尽量让客人多喝。
裕固族吸鼻烟也是从清朝时候开始的,一直流传到今天。虽然现代化的卷烟、雪前,使吸纸烟者遍及肃南各个地方、各个阶层,可裕固族人吸鼻烟者也还大有人在。自明末以来,由于鼻烟流行,我国匠人结合自己民族工艺传统,大大发展了鼻烟壶的制作工艺。裕固族还把鼻烟壶装入绣制精美...
申报地区或单位: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服饰的特征突出体现在女性服饰之中。裕固族未婚少女前额戴“格尧则依捏”,即一条长红布带的上边缘缀以珊瑚珠,下边缘以五色珊瑚和玉石小珠串成许多穗,垂在前额。除此以外,还要梳五条或七条发辫,辫梢内掺杂彩色丝绒线,系在背...
裕固族人民以他们的聪明和才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本民族丰富多彩的造型艺术,主要表现在实用工艺美术上。裕固族人民擅长编织,他们能织出结实耐用的褐子,编制各种口袋、褐子、马缰绳等生产和生活用品,而且还能在其用品上面编织出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裕固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