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象山川江海之状,龙蛇鸟兽之迹,而立六书。战国政异俗殊,书文各别,秦患多门,约为八体,后复讹谬,凡五易焉,然并不述用笔之妙。力为任使,纤毫不挠,尺寸有余故也。指意用笔须手腕轻虚。或体雄而不可抑,或势逸而不可止,纵于狂逸,不违笔意也。必在澄心运思至微至妙之间,神应...
自书诗卷(局部)赵孟坚书赵孟坚,生于南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卒年不详。赵孟坚虽出生皇族,也曾中进士,但他的仕途并不得意,只做过几任小官,还遭言官所攻,从此绝意仕宦,以书画自娱。赵孟坚的书法,一方面受苏轼、米芾影响较大,另一方面又一心...
或空至酒家,先书其壁,观者云集,酒因大售。得次仲法,名在鹄后。京兆杜度为魏齐相,始有草名。诞字仲将,京兆人,善楷书,汉魏宫馆宝器,皆是诞亲手写。榜去地二十五丈,诞甚危惧。诞子少季,亦有能称。吴人皇象,能草,世称“沉著痛快”。弟定,子公府,能名同式。王献之,...
这是书法创作在用笔用墨上追求的“中和”之美。章法结构是书法创作要考虑的主要内容,“中和”的理念对此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流州帖》是颜真卿在获悉两处平叛取得胜利后写的,帖上
草书之体,如人坐卧行立、揖逊忿争、乘舟跃马、歌舞擗踊,一切变态,非苟然者。又一字之体,率有多变,有起有应,如此起者,当如此应,各有义理。艺之至,未始不与精神通,其说见于昌黎《送高闲序》。
厥后钟善真书,张称草圣。近世萧、永、欧、虞颇传笔势,褚、薛已降,自《郐》不讥矣。然人谓虞得其筋,褚得其肉,欧得其骨,当矣。欧、虞为鹰隼,褚、薛为翚翟焉。小促令大,大蹙令小,疏肥令密,密瘦令疏,斯其大经矣。笔不欲捷,亦不欲徐,亦不欲平,亦不欲侧。侧竖令平,平峻使侧,捷则须安...
谈书法风格之形成自古以来,书重儒雅中和,并视为风格之正宗,无论在用笔、结体,还是在章法方面都追求折中协调,以至通会。更为显著者还有宋微宗、杨维桢、金农等人,他们突破中和之缚,更加鲜明地显示出自己的独到之处。这种对常格的突破是一种继承中的突破...
清代初年,统治阶级采取了一系列稳定政治,发展经济文化的措施,故书法得以弘扬。至清中期,古代的吉书、贞石、碑版大量出土,兴起了金石学。咸丰后至清末,碑学尤为昌盛。明亡后,遭国毁家亡之难,削发为僧。近人研究八大书法,追其师承渊源众说纷纭。或曰宗...
本文《古今书法的时空对话——现代书法与古代书法元素差异大揭秘》探讨了现代书法与古代书法之间的显著差异。从笔墨纸砚的时代印记、字形结构与章法的时代演绎、书法风格的多元化与个性化、...
以其官,谓之史书;以其名,谓之籀文。人情畏繁,日趋简易,仓、史之道,于兹废坠矣。秦与西汉,篆书而外,止有邈隶。次仲作八分书于章帝时,或以为秦之羽士,与程邈同时,误认邈隶系次仲分书,因以魏、晋正书为秦之邈隶。其原因,不明隶书与八分之别...
书写过程强调即兴式的意外之致,心灵的显现。禅宗的引入使书法在唐人尚法之外开辟尚意之道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使得宋人尚意足以与唐人尚法元明尚态等等并肩而立。兼任国内多所大学国学及管理学教授,国学文章及书法作品被数百种国...
法书又称法帖,指学习书法可以作为楷模的范本。古代将书写于缣楮纸帛而有法度的书法作品均称“法书”,或称“书”。北宋王安石有“好事所传玩,空残法书帖”的诗句。
行书是继草书、楷书之后,出现的一种书体。从而创立了光照千古的南派行书艺术,成为书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宗。将王羲之奉为“书圣”是当之无愧的。王羲之的行书,在他本人各体之中也应排在首位。可惜这件书林瑰宝,被...
近年来,国内书坛已达到空前的乱象状态。各种所谓的书画院、协会遍地开花,令人眼花缭乱。《非草书》堪称书法史上第一篇开书法美学评论先河的文章。因此,当今书坛乱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书道中人对书法美认识的根本缺失。可见,书法艺术与审美密切相关。美学家宗白华“终生情笃于艺境之追求”,他对书法美学有独到的理解与阐释。...
昔秦丞相斯所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故知达其源者少,暗于理者多。笔要取崇山绝仞中兔毫,八九月收之,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