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杂感选集
著有《小豆棚》八卷、《哑然集》一帙。读之令人有胜事长新,年年暗老之感也。此为曾衍东自榜其门的一幅对联。杂剧《述意》仅一折,见于《小豆棚》卷十六。后因天气炎热,居家消夏。儒生闻听此言,其“愤世嫉俗之心肠”,顿时冰消雪融瓦解了。
孝感米酒是湖北省的传统的地方风味小吃,具有千年历史的地方名吃,选料考究,制法独特,它以孝感出产的优质糯米为原料,以孝感历史承传的凤窝酒曲发酵酿制而成。鲁老板只好将发酵过的米浆煮了一碗端了过去,可谁知那个老顾客品尝了一口,赞道:鲁老板...
杂碎、杂烩,乃一菜双名,故又称“李鸿章杂烩”。楚乡湖北遐迩闻名的传统杂烩菜一一全家福,俗称“什锦大杂烩”,这一由明代御膳传入民间的美味珍馐,已成为当地喜庆筵席中经常出现的一道头菜,建国后还被列为山珍海味类的中国名菜。
10月29日晚上我们观赏了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的又一场大戏《杂剧班头——关汉卿》。据台湾戏剧学院校长张瑞滨博士介绍,台湾戏曲学院每年推出一部年度大戏,《杂剧班头——关汉卿》是他们2012年年度大戏!《杂剧班头——关汉卿》在厦门市歌舞剧院演出。关汉卿的《救风尘》《...
宋代瓦市勾栏演出的另一种节目杂剧,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成熟的一种传统戏剧形式。晚唐时,出现“杂剧”名称,情况不详。不过,据推测,指的可能就是歌舞小戏。在金代,与杂剧相同的艺术形式称为“院本”。南宋时,杂剧以新的面貌盛行于临安而被称为“南戏”。至元代,北...
结婚的五谷杂粮是什么,结婚五谷有什么意义呢?在佛教祭祀时又称五谷为“大麦、小麦、稻、小豆、胡麻”。现在通常说的五谷杂粮,是指稻谷、麦子、高梁、大豆、玉米。而习惯地将米和面粉以外的粮食称作杂粮,所以五谷杂粮也泛指粮食作物。古时候的五谷丰登,五子登科,...
时至明代,杂剧演出虽然出现衰落景象,但其创作并未衰竭。尤其是在作家作品研究方面,明杂剧的研究是最为充分的。但进入明代,皇权的力量使本来平民化的杂剧脱离了平民的质朴本色。明杂剧自身的僵化和自我封闭也是导致其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在《明杂剧史》中...
华华送给红红一朵黄花,红红送给华华一朵红花。宽宽的河,肥肥的鹅,鹅要过河,河要渡鹅。七个阿姨来摘果,七个花篮儿手中提。大妹割大麦,小妹割小麦。小陈喊卖针,小沈喊卖盆。陈庄城进程庄人,陈庄人进程庄城。霞是五彩霞,鸭是麻花鸭。一葫芦油,六两九。半边天路过山涧边,发现这片半边莲。半边天...
2008年9月,国家文化部命名巨野县大义镇为“中国民间杂技艺术之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有孔班和邱班,是“巨野县杂技团”的前身,有身怀绝技的艺人40余名。马术、魔术、车技、蹬技、口技、爬杆、飞人、飞刀、舞狮、走钢丝等近百个节目惊险奇巧。所创节目《高车蹦楼梯》在1985年山...
而《下鲁城》恰恰具备了故事生动、表演吃重、演员光彩这三个要素,让人看了还想看。最后刘邦以大段传统的反调来哭祭霸王,曲调凄美,情感真切,既赢得了鲁城父老的信任,也让在场的观众感到化干戈为玉帛的真诚,充分显示出京剧唱腔的感染力。由于五位演员都有...
10月15日,杂技类、曲艺类比赛,继续为蓉城观众送上浓郁的川味艺术大餐。15日下午两点,由自贡市杂技团选送的《丰碑》,拉开了本届比赛的杂技类专场。接下来的顶碗《水晶之恋》,更是将现场观众的情绪推向一个小高潮。10月15日晚7点,曲艺类的第二场角逐也将拉开帷幕。...
古筝谱【卖杂货】
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杂技就已经萌芽。杂技学术界认为中国最早的杂技节目是《飞去来器》。《飞去来器》这个节目至今在民俗活动中传承着,内蒙古草原上一年一度的“那达慕”盛会上,在赛马、摔跤、角斗等各种技艺竞赛中,就有《飞去来器》的竞赛,它是以投掷的远近和击中目...
2016年9月,在西北五省区杂技比赛中,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选送的节目《倒立》获得金奖。现任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团长的艾尼瓦说,团里骨干演员平均年龄为25岁,一般超过25岁就会面临淘汰。2006年“达瓦孜”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疆杂技团也成了...
“鲁日该勒”是一种以呼号为节奏,多由女子参加边呼边跳的民间舞蹈形式。热情好客的主人邀请亲朋好友聚集一处,饮酒抒怀。妇女则精心梳妆后纷纷去参加“鲁日该勒”歌舞晚会。“鲁日该勒”主要有三种队形变化。由于达斡尔族居住分散,因此“鲁日该勒”既有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