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
周携王,姓姬,名余臣;尊号惠侯,携王,携惠王,周携惠王。姬余臣的祖父是周厉王姬胡,父亲是周宣王姬静,西周的亡国之君周幽王姬宫湦是他的兄长。
他是北宋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为江西诗派的创始人。江西诗派的另一个理论观点是:要求诗人在掌握艺术技巧的基础上,摆脱技巧的束缚,而自成一家。正是这自成一家的风格使得江西诗派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黄庭坚学书30年,在运笔、风格上变更古法,追求书法的胸怀、意境,...
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个著名的汉族民间神话传说。共工,又称共工氏,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掌控洪水。在中国先秦古书《列子·汤问》中记载,传说共工素来与颛顼不合,发生惊天动地的大战,最后以共工失败而愤怒地撞上不周山而告终。这一传说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
平王东迁是东周初期周王室把都城由镐京迁到洛邑的历史事件。周幽王时,废掉申后及太子宜臼,立其宠爱的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公元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勾结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点起烽火求援,众诸侯因以前被烽火所戏而不加理会。周幽王最后被杀于骊山,西#...
西周中叶,与戎狄相安共处的局面日益难以维持。周穆王时,周室尚称强大,因“戎狄不贡,王乃西征犬戎,获其五王,又得四白狼、四白鹿,王遂迁戎于太原”。周夷王时,命虢公伐太原之戎,获马千匹。自周夷王以后,周日益衰败,“荒服不朝”的局面越来越...
周是我国西部渭水中游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古老部落,姓姬。周文王励精图治,使周部落日益强大起来。至武王,经牧野决战,灭掉殷商政权。周初为巩固统治,在全国大规模分封诸侯,又建立了以姬姓为中心的宗法制度,确立了祔上的等级制。西周建国后,以井田制为特征...
昭王南征,指的是周朝时期,周昭王对楚或荆发动的战争。见于文献记载,并得到青铜器铭文的验证。西周早期,在江汉地区的虎方和荆楚始于周人分庭抗礼,公元前1002年,(昭王五十一年),周天子一怒之下,率领大军,涉黄河,渡汉水,跨过长江南征,取得了一系列...
昭穆嬉游的昭穆指的是周朝时期的两位君主,周昭王和周穆王二人。这二人喜欢游山玩水,到全国各地去游玩,传说周穆王曾经还到了昆仑山西王母国,受到西王母的隆重接待。由于这两人在位期间不理朝政,导致周朝国力衰落。
南宋绍兴十九年,陈敷著成《农书》。它所反映的是南宋初长江下游三角洲的农桑经营情况,是一本典型的地方性农书,也可视为一部自耕农和小经营地主的生产经营和技术指导手册。
从周成王掌权到周厉王即位的这段时期是西周奴隶制政权的鼑盛期。与殷商相比,西周的经济发展水平要高出许多,农业、手工业、商业均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一切,不仅使西周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胜前人,而且比周边民族也高出了几筹。经济的发达,为社会生活...
后周(951年-960年)是五代十国之一,是五代的最后一个朝代,从951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灭后汉开国,至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宋,定都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历经三帝,享国10年。
成康之治指西周初姬诵、姬钊的统治。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中国西周时周成王、周康王相继在位年间继承文王、武王的业绩,对内推行周公“以德慎罚”的主张,务从节俭,用以缓和阶级矛盾;对外不断攻伐淮夷,用武力控制东方少数民族...
犬戎之祸发生于西元前771年,是西周与东周的历史分界事件。
当时正是政府刚刚颁行毁禁书院令的时候,季本的勇气令人钦佩。随后,江右王门健将罗洪先也至岳麓书院讲学。这些斗争使岳麓书院注重躬行实践的传统得以常存,同时也促进了阳明学派自身学风的改造。阳明派巨子纷纷到岳麓登坛讲学,使岳麓书院名声大噪,成为明代著名...
穆王西征指的是公元前965年至前964年(按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周穆王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976年—前922年)周天子周穆王征讨西北方的犬戎部落的战争。穆王战胜犬戎后,在公元前961年,穆王继续向西行,一直打到昆仑,还相传与西王母在瑶池相会。艰苦的千里往返并没有打消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