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经
公孙渊嗣位后,魏明帝曹叡授他为辽东太守。一个多月后,城中粮尽,守城将士或死或降,公孙渊与其子公孙修率数百骑突围向东南逃走。于是,药和酒,成为他们暂时麻醉自己、减轻心头郁积的痛苦的手段和避免政治迫害与猜忌的护身符。寒食散含有毒素,没有任何滋补作用。历事曹氏三代,均受信重,为...
太甲即位后,“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伊尹屡谏不止。传说太甲死后,伊尹作《太甲训》三篇,颂扬太甲,并尊他为太宗。伊尹为商王朝开国功臣,曾辅佐成汤推翻夏桀,建立政权,又辅佐外丙、仲壬、太甲三王,立下汗马功劳。太甲之后,沃...
一提到垂帘听政,人们就会想到发生在清朝的“辛酉政变”,就会想到统治了中国47年的慈禧太后。其实,在慈禧垂帘听政之前,中国历史上这种女人执政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她们不仅是封建社会的女中豪杰,而且也是封建社会中罕见的“女强人”;不仅是少见的政治家,而且也是罕见的政变家。在...
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下令重修《晋书》。以令狐德棻等纂修,参与撰述的有褚遂良、许敬宗、李延寿等21人。《晋书》首创“载记”一体,用来记载16国的兴亡历史,是现存有关16国史事较为完整的重要史料,极具参考价值。其先世为河南翟人,故人称“褚河南”。他直言敢谏,受太宗遗诏辅政,后...
梁中大通三年四月六日,梁东宫太子、著名文学家萧统卒,年仅30岁。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也是影响最大的文学总集,就是萧统编选的《文选》。《文选》一共30卷,收集作家130家,作品514题。于是,画像砖从汉代传统题材里解脱出来,在对旧题材适当保留的基础上,以极大热忱投身于为佛家思想服务的领...
张格尔逃布鲁特,被缚送清军,押赴北京,在午门举行献俘仪式,张格尔叛乱被平定。清军在维吾尔族人民协助下,平定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此后新疆地区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天启六年九月一日,皇太极即后金汗位,改次年为天聪元年。在是年正月的宁远之役中,努尔哈赤负伤败回沈阳。八月,因痈疽发作,治疗无效而死。努尔哈赤生前曾规定后金应实行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不要立强有力者为主。作为努尔哈赤第八子的皇太极,英勇善战,长于计谋,又得到势力强大的...
秦赵长平之战,最终以赵国的惨败而告结束,赵军先后死亡达45万人,秦军也死亡过半。白起自杀白起,一称公孙起,郿人,秦国名将。昭王先后派王陵、王龁等为将攻赵,死伤者众多而无功。秦昭王惭怒,见白起不为已用,夺其官爵,免为士伍,令迁之阴密。
郝大通(公元1140--1212)名璘,字太古,号恬然子,又号广宁子,自称太古道人,法名大通。宁海(今山东牟平)人。自幼通读《老子》、《庄子》、《列子》,犹喜《易经》,洞晓阴阳、律历、卜筮之术。不慕荣仕,禀性颖异,厌纷华而慕淡雅,渐隐以卜筮自晦。金大定七年(公元...[百科]
大、小和卓率万余鸟枪兵自叶儿羌经阿克苏赴援,被清军击败,伤亡4000余人,旋率残部入库车固守。清军坚守三个月,伤亡甚众。清军两路会师在叶尔羌城东黑水河畔击败叛军,乘胜分军,攻取喀什噶尔和叶尔羌。清军追至伊西洱库尔淖尔,将叛军围在山岭上,一面施放火器,一面大呼招降。清军获叛军降...
穆桂英挂帅,为豫剧作品,原名《老征东》或《杨文广夺印》;1954年,经宋词改编,更名《穆桂英挂帅》,由河南省洛阳市豫剧团演出;剧本于1956年出版,收入《戏曲选》第3卷(1959);其主要剧情为:杨家将屡次率兵击溃辽军,保住了大宋江山,天下太平;佘太君离朝带领全家...[百科]
是当俘虏还是战死往往就是将领的一念之差,而演义中也为也有很多出乎意料的经典投降。
古称大平箫、太平箫。又有唢呐之称。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尤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为盛行。[百科]
过蓑衣渡五十里,即可经黄沙河水路进入湖南。蓑衣渡一战,是清廷战胜太平天国、苟延残喘的关键之战。"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如无蓑衣渡之战,长沙陷落,湖南尽入太平军之手,丁忧的曾国藩必不能回乡募勇甚至会为太平军所俘,曾、胡...
齐庄公请求结盟或在太庙里自杀,崔杼均不答应。后齐庄公跳墙,被人用箭射中大腿而落地,旋被杀死。崔杼弑齐庄公后,立齐庄公同父异母弟杵臼为君,即齐景公。崔杼为齐景公的辅相,执掌朝政,庆封为左相。十二月一日,戮崔杼的尸体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