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三年十二月,韩侂胄本月开列“伪学逆党”党籍,排斥异已,是为庆元党禁。赵扩即位后,宗室赵汝愚以参与拥立赵扩功升为右相,外戚韩侂胄迁枢密都承旨,两人嫌隙日深。韩侂胄则图谋将赵汝愚驱逐出朝廷,独掌权柄。汝愚去位,朱熹、彭龟年等论韩侂胄事,亦加贬逐。科举考试中...
洪武八年三月,朱元璋下令印制“大明宝钞”在民间通行。洪武初,市面上流通的货币多为鼓铸的铜钱“洪武通宝”。然而,刚刚建立的明王朝极端缺乏铜料,铜质货币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为此,朱元璋借鉴元代实行的纸币制度,印制“大明宝钞”与...
淮西二十四将,又称明初淮西二十四将,是至正十四年(1354)正月初一时,朱元璋离开濠州奔赴定远时带在身边的二十四个人。这些人都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为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指明朝为开国立下大功,建国后被明太祖朱元璋封为公爵的六名功臣。他们分别是(排名分先后):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
元缅战争是1277年至1287年间元朝皇帝忽必烈率军攻打缅甸蒲甘王朝而引发的战争。战争以元军胜利、蒲甘王朝沦为元朝附庸国而告终。1271年元朝建立后,元世祖忽必烈继续以武力威胁试图使周边国家臣服。到1276年灭南宋后,国力大增。自1277年开始,元...
元爪战争,全称元朝爪哇战争,指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元朝(忽必烈派遣一千艘战舰组成的海军)入侵爪哇岛的战争。影响:爪哇岛上,小国满者伯夷的国王,先联合元军消灭另一小国信诃沙里国,随后反戈打退元军,统一了爪哇岛(当时还...
华元弭兵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春秋时期,终年战争不断,长江、黄河流域大小诸侯国几乎全部卷入战争,兵连祸结。
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辞不置。子侄以为言,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
忽必烈去世后,元朝逐渐走上了由盛到衰、最终覆亡的道路。而自成宗死后到顺帝即位,在短短26年中,元王朝就相继更换了9任皇帝。这种统治集团内部为争夺最高统治权而进行的斗争极大地削弱了元王朝的统治基础和实力,对其统治秩序的恶化和崩溃起到了直接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元...
元越战争,或蒙越战争、元朝越南战争、蒙古越南战争、蒙古侵越战争、越南抗元战争,是指历史上元朝对越南陈朝的侵略战争。越南对抗蒙元的战争共有三次,分别发生在1257年至1258年,1284年至1285年,以及1287年至1288年。在每次战争前后,双方均进行过外交活动...
宋元战争,1271年之前又叫宋蒙战争,是蒙古帝国(1271年改国号元)对南宋的战争,从第一次1235年-1241年和第二次1253年-1259年,到第三次1268年-1279年。与蒙灭西夏之战和蒙金战争不同之处就是蒙古对南宋战争曾因中间内乱与南宋时战时和,而蒙古骑兵也并没有像对西夏一样在南宋长江...
元日战争是元朝皇帝忽必烈与属国高丽在1274年和1281年两次派军攻打日本而引发的战争;这两次侵略在日本合称“元寇”或“蒙古袭来”,或依当时的日本年号称抵御元军第一次进攻的战事为“文永之役”,第二次为“弘安之役”。镰仓、室町时代呼称(蒙古袭来、异贼袭来、蒙...
正月十五,我国俗称为元宵节。“元”是第一的意思,古称正月为元月。“宵”就是夜晚。元宵就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旧时这天前后,民间家家户户均张灯、送灯、玩灯,尤其十五日夜通宵灯火通明,故又称“灯节”。据史料记载,元宵节与道教有关,道教把正月十...[百科]
下元节是什么节?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是古老的“下元节”。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它的来历与道教相连。道家有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共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分别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百科]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亲自带兵分三路用十天时间攻破集庆路(今南京),并改名应天府。三月,改集庆路名为应天府。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建为南京。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至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的25年间,应天府为明朝的京师。永乐十九年(14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