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历书
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其修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则是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明史》虽有一些曲笔隐讳之处,但仍得到后世史家广泛的好评。[书籍]
《周书》,中国历代正史《二十四史》之一,唐朝令狐德棻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岑文本和崔仁师等人。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共50卷,本纪8卷、列传42卷。本书记载了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557—581)的纪传体史书。另外,清代有同名人物周书。[书籍]
《魏书》,北齐魏收撰,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内容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3卷,实共130卷。[书籍]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书籍]
千顷堂书目明黄虞稷提要并序提要《千顷堂书目》三十二卷,国朝黄虞稷撰。虞稷字俞邰,先世泉州人。崇祯末,流寓上元。书首自题曰闽人,不忘本也。所录皆明一代之书。经部分十一门,既以“四书”为一类,又以《论语》、《孟子》各为一类;又以...[书籍]
文静涵大守自历言(清)文海着●目录叙文静涵大守自历言●自厯言叙天下之治乱在民民之治乱在上在上者之亲民尤莫切于牧令今之所谓牧令者吾亦知之矣其果能各尽乃心以心乎民之心如慈父母之哺儿于怀而时其饥饱燥湿耶虽然亦岂尽人之不仁哉无学以济之斯贸贸然不知万物之与我为一体无精神以委...[书籍]
古詩十九首:組詩名。漢無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台新詠》題為漢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確)。非一時一人所為,一般認為大都出于東漢末年。南朝梁蕭統合為一組,收入《文選》,題為《古詩十九首》。內容多寫夫婦朋友間的離愁別緒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現出追求富貴和及時行樂的思想。語言朴素自然...[书籍]
對楚王問楚襄王問於宋玉曰︰「先生其有遺行與?何士民眾庶不譽之甚也!」宋玉對曰:「唯,然,有之。願大王寬其罪,使得畢其辭: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书籍]
崇祯甲戌进士,官吴县知县。奕正字司直,宛平人。崇祯中诸生。是编详载北京景物。[书籍]
生於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卒於清圣祖康熙三十一年,得年七十四岁。崇祯十五年(1642)中举人,甲申(1644)以前,用力於诗文、科举;明亡以後,大受刺激,与父亲隐居数年,在辗转流亡中钻研《周易》及诸经,并参与抗清。遭清缉捕,浪迹湖湘一带。顺治八年返湖南衡阳隐居,潜心...[书籍]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撰《南齐书》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南齐书》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二尚书广听録目録书类卷一总论二十五条卷二三十一条卷三十三条卷四三十三条卷五四十三条【臣】等谨按尚书广听录五卷国朝毛竒龄撰竒龄欲注尚书而未及因取旧所杂记者编次成书用汉志书以广听之语名之竒龄尝语其门人曰尚书$#...[书籍]
当时由著名科学家何承天草立纪传,编写了天文志和律历志。此后,又有山谦之、裴松之、苏宝生等陆续参预编撰。但他们任史职的时间都很短。大明六年(公元四六二年),徐爰领著作郎,他参照前人旧稿,编成「国史」,上自东晋义熙元年(公元四○五年)刘裕实际掌权开始,下讫大明时止。隋书$#...[书籍]
明崇祯间翠娱阁刊本,尾署“时崇祯之重午翠娱阁主人题”,翠娱阁主人即钱塘陆云龙。正文卷端题“新镌出象通俗演义辽海丹忠录”。[书籍]
周书虽以周题名,实际上是记述从公元五三四年东、西魏分裂到五八一年杨坚代周为止四十八年的西魏、北周史。公元六二一年(唐武德四年),起居舍人令狐德棻向李渊(唐高祖)建议编写梁、陈、齐、周、隋五朝「正史」。他的意见被採纳,並指派了各史编写人员,但没有认真进行。六二九年(贞观三年...[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