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时历
广羣芳谱目录御制序进表羣芳谱原叙凡例编校官总目○御制序御制佩文斋广羣芳谱序粤自神农氏尝草辨谷民始知树艺医药伊耆氏命羲和推步定历以授时民始知耕获之不愆而百工积熙伟哉开物成务启牖来兹圣帝之功与天地并矣朕听政之暇披阅典藉留意农桑绘耕织之图制永言之什时巡所...[书籍]
文中记述到大慈恩寺、大雁塔的创建、兴衰及历代修葺的概况。至作者寻访时,寺已毁,但塔仍“俨然”矗立,其“东西两龛唐褚遂良所书圣教序及唐人题名记碑刻存焉”。文中对寺、塔所处环境,如曲江、芙蓉园、杏园的沧桑变化亦有生动的描述。【内容提要】《游城南记》为北宋人张礼撰,是其...[书籍]
明代万历四十四年(1616)刻本。半叶九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版框高20.3厘米,宽13.7厘米。《元曲选》是明代臧懋循编辑的一部杂剧选集。其中收录元代杂剧九十四种,明代杂剧六种,总计一百种,故又称《元人百种曲》。臧懋循(1550-1620),字晋叔,浙江长兴县人。万历八年进士,...[书籍]
六壬术源本律历,旁通羲象,组织繁复,义理玄奥。其最早之形成,当在春秋时期,略晚于《周易》。《国语·周语》载有周景王向伶州鸠问律:王曰:“七律者何?”(伶州鸠)对曰:“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岁之所在,则我有周之分野也,...[书籍]
用兵选将、步骑训练、行军宿营、古今阵法、战略战术、武器装备的制造和使用、军事地理、历代用兵实例、阴阳星占等各个方面都有所论述。其中营阵和武器装备两部分,还附有大量的插图。“前集备一朝之制度、后集具历代之得失”(《四库总目。兵家类》),较完整地保存了北宋前期的军事制...[书籍]
母教子读书习字,后被周侗收为义子,习文传武,将十八般武艺尽皆传授。岳飞能文善武,东京会试,比武场上岳飞将早已买通考官张邦昌等人的小梁王柴桂枪毙命,奸臣张邦昌欲斩岳飞,幸得宗泽全力保护,得免一死。回家乡闲居,终日与结义弟兄王贵、张显、汤怀等人修文演武,论讲兵机战策。《说岳全...[书籍]
碣石调幽兰序一名倚兰丘公字明会稽人也梁末隐于九疑山妙绝楚调于幽兰一曲尤特精绝以其声微而志远而不堪授人以陈祯明三年授宜都王叔明随开皇十年于丹阳县卒年九十七无子传之其声遂简耳幽兰第五耶卧中指|卞半寸(注1)许案商食指中指双牵宫商中指急下与拘俱下十三下一寸许住末商起食指散...[书籍]
后应中国医学院之聘,任教授兼教务长,31岁任中华全国医药联合会执行委员兼学术委员。建国后,历任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江苏省中医学会理事、顾问等职。擅长中医内、儿科,主要著作有《吴氏儿科...[书籍]
玠尝遇一异人,授此历数,推往古兴衰运历无不皆验。西都邵雍亦知大略”云云,盖当时以邵子能前知,故引之以重其术。伯温谓邵子《易》受之李之才,之才受之穆修,修受之陈抟,平时未尝妄以语人。惟大名王天悦、荥阳张子望尝从学,又皆蚤死。秦玠、郑夬尝欲从学...[书籍]
●《尔雅》疏叙翰林侍讲学士朝请大夫守国子祭酒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臣邢昺等奉敕校定夫《尔雅》者,先儒授教之术,後进索隐之方,诚传注之滥觞,为经籍之枢要者也。夫混元辟而三才肇位,圣人作而六艺斯兴。本乎发德於衷,将以纳民於善。洎夫醇醨既异,步骤不同,一物多名,系方俗之语;片言殊训,...[书籍]
翰林侍讲学士朝请大夫守国子祭酒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臣邢昺等奉敕校定夫《尔雅》者,先儒授教之术,後进索隐之方,诚传注之滥觞,为经籍之枢要者也。夫混元辟而三才肇位,圣人作而六艺斯兴。本乎发德於衷,将以纳民於善。洎夫醇ㄤ既异,步骤不同,一物多名,系方俗之语;片言殊训,滞今古之情,将...[书籍]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对他这位赫赫有名的同乡评价甚高,他在1917年致友人的信中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更是把曾国藩奉为终生学习的楷模,并亲自从《曾国藩家书》中摘录出许多语录,然诵参悟。当然,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的。特别是...[书籍]
奇门旨归楚北兴国朱浩文星源述汉阳关棠题光绪十九年癸巳孟冬汇源堂藏板叙:奇门为三式之一,自黄帝以来,太公、雷侯、武侯、诚意伯,皆用行军胜敌,传而至于今日,则已名是实非,无论调坛闭戊、行筹返闭诸大端,几为绝学,即一跳涧之法,亦各演布不同,往在苗疆,得友人奇门钞本,亦曾究心寻讨,历...[书籍]
夫医之书多矣,自神农尝百草疗病,而后歧伯之刀圭,伊芳尹之汤液,暨乎汉唐,历宋元明,以迄于今,医书增至千百余种。神明变通,悉可随机而应。第卷帙繁多,学人限于知识,如何口诵心维,此医书之所以难得佳本也。青浦何书田先生,本儒者,精于轩歧,手着《医学妙谛》一书,分门别款,计七十六...[书籍]
他一生只作过9年官,大部分时间在福建讲学。晚年由于反对当权派韩伦胄,被诬为“伪学”领袖,受到贬斥。南宋末理宗尊崇道学,朱熹恢复名誉。元明清历代皆尊程朱理学,理学成为官学,成为后期儒学的主流学派。朱熹学问渊博,著述很多,重要的有《四书集注》、《周易本义》、《通鉴纲目...[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