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史料丛编
辽史一百十六卷,元脱脱等修,记载辽政权二百多年(公元九○七--一二五年)的历史。其中也兼敍了辽以前契丹族和辽末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的历史。契丹是我国历史上的古老各族之一,魏书、隋书等史都有传。唐末,封建军阀篡夺和瓜分农民起义的果实,在中原和南方...[书籍]
旧五代史原称五代史,或梁唐晋汉周书,共一百五十卷,修于宋太祖开宝六年(公元九七三年)四月至七年闰十月,由薛居正监修,卢多逊、张澹、李昉等同修。后欧阳修五代史记出,称为新五代史,薛史则称为旧五代史。原书已佚,现行本是清乾隆四十...[书籍]
何良栋《皇朝经世文四编》序自序凡例卷一治体原治政本原治勤求治理疏请讲求务本至计疏挈大纲防积獘疏明纲议正权议[审机说]政本正本清源疏端本慎始疏培国脉肃政体疏欲御外侮宜修内政说内政以弼教明刑为要论卷二治体富强变法培才富强中国富强策变法变法论变法须顺人情论变法当先防流獘论...[书籍]
新民公案明吴迁新民公案第一卷郭公出身小传按:公吉之泰和南乡人。公之先,累世积德,好善乐施,雅重文学。传至公之封君孺人,身虽以编户殖赀为家计,而乐善之心尤笃。公生于世庙壬寅之岁,年甫食食,即能默诵《孝经》、《曲礼》,九龄出就外傅,颖悟迥越类萃。博猎经...[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集部九渔隠丛话诗文评类提要【臣】等谨案渔隠丛话前集六十巻后集四十巻宋胡仔撰仔字元任绩溪人舜陟之子以荫授迪功郎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官至奉议郎知常州晋陵县后卜居湖州自号苕溪渔隠其书继阮阅诗话总龟而作前有自序称阅所载者皆不録二书相辅而行北宋以前...[书籍]
光绪二十四年正月朝廷俞贵州学政严修之请援康乾间两开鸿博例诏开经济特科抚髀求才甚盛心也第经济者经义以治事特实见施行之谓岂与夫鸿博可程其尺利于豪楮间哉其能者不肯应其应者策马以赴不求闻达之科有识唏焉非但试者寡也抑主试者亦实难茅苇收而不知辨亦弊而已矣乌睹所谓经济者乎愿海内学子久病思啑一...[书籍]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一百五十卷,南宋杨仲良编。杨氏究竟担任过什么官,何处人氏,遍检史籍,仍无所获。据理宗宝祐中担任吉州白鹭书院山长的欧阳守道为本书作的序言,可知此书在宝祐元年谢克家任吉州知州时就已经有了刻本,这个本子是谢氏的家藏本,则此书成书当早于宝祐...[书籍]
作者:(宋)王得臣撰]《麈史》,宋王得臣着。三卷。本书前有作者政和乙未(1115)自序,称平生仕途生涯,「故自师友之余论、宾僚之燕谈,与耳目之所及,苟有所得,辄皆记之」,晚年「重加刊定,得二百八十四事」,遂「类以相从,别为四十四门」。「名曰《麈史》,盖取出夫实录,以其无溢...[书籍]
导言吾国先哲精研史学者,以刘知幾、章学诚二氏为最著,刘氏《史通》外篇,有《史官建置》、《历代正史》两篇,所论自上古迄唐初之史学源流演变,即中国史学史之滥觞也。章氏曾仿朱彝尊《经义考》之例,撰《史籍考》,寻其义例,盖欲...[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二尚书砭蔡编书类提要【臣】等谨案尚书砭蔡编一卷明袁仁撰仁字良贵号蓡波苏州人与李本同时相善故解经亦往往似本是编纠蔡沈书传之误所论如粤若越若之前后异训三百六旬有六日乃宋厯非古厯方命当从蜀志晋书所引梅赜事不出晋书宣夜有汉郗萌所传非无师説并州不在冀...[书籍]
清文宗实录选辑●道光三十年(一八五○、庚戌)春正月十四日(丁未),宣宗成皇帝宾天。--见「大清文宗显皇帝实录」卷一。二十六日(己未),上即皇帝位于太和殿。--见「大清文宗显皇帝实录」卷二。二月二十日(癸未),以浙江黄岩镇总兵官郑高祥为福建水师提督。赠故福建...[书籍]
(清)甲左梦畹生戏编小蓝田侍者参校序莽莽乾坤,悠悠日月,阴阳无间。是色界天,情缘所充满。人间世,秀灵之气,固无往而不钟;造化之机,亦有蓄而必泄。九州一片净土,人其赘疣;六合一大戏场,畴非傀儡?迂拘者每多固执,融贯者为能洞观。要知眷怀西方,会心别具;寄情南国,相思本...[书籍]
金史一百三十五卷,其中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是记载女真族所建金朝兴亡始末的一部史书。女真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公元十二世纪初,女真滅辽,臣服了西夏,建立了与宋南北对峙的金朝。金以今天的北京为中心,在北方统治了近一百二十年,对我国的历...[书籍]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六十卷、《後集》四十卷,宋胡仔撰。仔字元任,绩溪人。舜陟之子,以荫授迪功郎、两浙转运司?办公事,官至奉议郎,知常州晋陵县。後卜居湖州,自号“苕溪渔隐”。其书继阮阅《诗话总龟》而作。前有自序,称“阅所载者皆不录”。二书相辅而行,北宋以前之诗话大抵略...[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四周官新义礼类一【周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周官新义十六卷附考工记解二卷宋王安石撰安石事迹具宋史本传晁公武读书志曰熙寜中置经义局撰三经义皆本王安石经説三经书诗周礼也新经毛诗义凡二十卷尚书义凡十三卷今并佚周官新义本二十二卷明万...[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