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德堂医
《古今医鉴》综合性医书。十六卷(原作8卷)。明·龚信纂辑,龚廷贤续编,王肯堂订补。撰年不详。本书首论脉诀、病机、药性、运气四篇,作为临证的理论基础;以下分门论述内、妇、小儿及耳、鼻、口、牙、眼等疾病,所搜集文献上自《内经》、《难经》,下迄金元时期刘完素、张从...[书籍]
华堂开宴拥娉婷。天上人间共庆。☆西江月(送朱泮英)青锦缠条佩剑,紫丝络辔飞骢。入关意气喜生风。年少胸吞云梦。金阙日高露泣,东华尘软香红。争看荀氏第三龙。春暖桃花浪涌。☆西江月(木芙蓉)晓艳最便清露,晚红偏怯斜阳。移根栽近菊花傍。蜀锦翻成新样。坐客联挥玉尘,歌词细琢琼章。从...[书籍]
《旧京琐记》分俗尚、语言、朝流、宫闱、仪制、考试、时变、城厢、市肆、坊曲十卷。单从门类就可以看出该书的内容相当广泛,具有古代笔记之“广”和“杂”的特点。本书的资料来源多取“琐闻逸事、里巷俳谈”,“向壁虚构,则非所敢”。[书籍]
医学妙谛清何其伟序医者意也,意之所注,往往如期而中。夫医之书多矣,自神农尝百草疗病,而后歧伯之刀圭,伊芳尹之汤液,暨乎汉唐,历宋元明,以迄于今,医书增至千百余种。神明变通,悉可随机而应。第卷帙繁多,学人限于知识,如何口诵心维,此医书之所以难...[书籍]
医略十三篇医略十三篇序《医略十三篇》,乃京口蒋君宝素手著。京口于吾吴为同里,是亦延陵一大郡会也。予自历官台省,垂四十年,于里闬奇材异能之士,鲜所知者。向闻王九峰、蒋椿田工岐黄术,名噪一时,宝素则椿田之哲嗣,而九峰之高足弟子也。昔范文正有言,不为良相,当为良...[书籍]
本书广泛收集了南宋以前的各种文史著作中有关医学的典故传说等资料。共10卷,分47门,前7门总叙历代名医、医书、针灸及治疗奇疾的医案等。其中针灸门收录针法、灸法以及验案共37则。这是我国现存最早载有大量医史人物传记和医学史料的书籍,也是第一部...[书籍]
陆氏对西洋医学采取排斥态度。所附《医谈录旧》辑录笔记小说中有关医事记载,多属怪症奇治等内容。[书籍]
李君酷嗜医籍,亦在旧书肆中所得原署希琴叠研斋主人手抄,未刊稿也。其间,鉴别证候之疑似,并验舌诊脉之方法,附以时方歌、药性赋,为医学入门之阶梯,与第一集第五种《医阶辨证》互相发明。古今医籍中不可多得之作,惜未审萧先生何许人也有知者,应惠函相告...[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二融堂书解目録书类卷一虞书【尧典舜典】卷二虞书【大禹谟臯陶谟益稷】卷三夏书【禹贡】卷四夏书【甘誓五子之歌?征】卷五商书【汤誓仲虺之诰伊训】卷六商书【太甲上太甲中太甲下咸有一德】卷七商书【盘庚上盘庚中盘庚下】卷八商书【説命上説命中说命下高宗肜日西伯戡黎...[书籍]
包括尤在泾《静香楼医案》二卷,曹仁伯《继志堂医案》二卷,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三卷,张仲华《爱庐医案》二十四条。柳氏按病类拟定总目,下据不同的病证又分若干子目,便于读者查阅。医案以内科杂病为主,理、法、方、药较为完备。[书籍]
《医源》提要《医源》一卷,本书多发明经旨之言,较之《石氏医原》尤见精湛。间于疟痢两证,列论为尤详尽。如疟论大纲,疟脉辨,治疟大法,瘅疟论,论《内经》《金匮》温疟治法,疟母论,疟母问答,痢疾大纲,治痢大法,痢疾不可利小便辨,痢疾不可发汗辨等,各立专论。余如痰...[书籍]
老监谈先朝旧事,辄耳谛听,如小儿观优,终日夕不少倦。既而曳裾贵邸,耳目益广,朝歌暮嬉,酣玩岁月,意谓人生正复若此,初不省承平乐事为难遇也。及时移物换,忧患飘零,追想昔游,殆如梦寐,而感慨系之矣。岁时檀栾,酒酣耳热,时为小儿女戏道一二,未必不反以为夸言欺我也。每欲萃为一编,...[书籍]
此书杂录各有关医药典故,并予述说,演成此帙。在杂谈自然、物理现象及释医中,虽然搜集了较多放失旧闻,但也掺杂了一些糟粕性内容。[书籍]
醉古堂剑扫卷清佚名醉古堂剑扫卷一集醒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世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而天下竟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酲,集醒第一。倚才高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饰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书籍]
《医碥》为清代医家何梦瑶具有代表性的医学著作。全书共7卷,前4卷除卷一开头有部分基础理论内容外,主要阐述内科杂症的病因病机、辨证诊断及治疗方法,卷五论述四诊,最后两卷是方药。[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