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驳议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为清代严可均所辑,共分十五集:《全上古三代文》《全秦文》《全汉文》《全后汉文》《全三国文》《全晋文》《全宋文》《全齐文》《全梁文》《全陈文》《全后魏文》《全北齐文》《全后周文》《全隋文》《先唐文》,共收录唐以前作者三千四百九十七...[书籍]
若要论及后汉的兴亡,比前汉还要复杂:王莽篡国,祸由元后。外戚为害,至于此,光武中兴惩前毖后,亲揽大权,力防外威预政;明帝尤有父风,章帝初政可观;和帝以后,国事日非,外戚,宦官争斗,终至同归于尽,国家大权归入州牧掌握,群雄争霸,弱肉强食,遂有三国。[书籍]
《西汉演义》,明代钟山居士甄伟演义。本书最早的版本是明万历年间金陵周氏大业堂刊本。而最有名的版本为明末《剑啸阁批评东西汉通俗演义》,该本除收甄伟《西汉演义》外,还收有谢诏《东汉演义》,《西汉》故事虽有演义成份,但基本内容与历史记载相...[书籍]
此书流传版本有《四库全书》本等,较通行的有1936年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中国水利珍本丛书》本。[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八书画跋跋艺术类一【书画之属】提要臣等谨案书画跋跋三卷续三卷明孙鑛撰鑛字文融号月峯余姚人万厯甲戌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諡文简是书名书画跋跋者王世贞先有书画跋鑛又跋其所跋故重文见义也明以来未有刋本仅有钞本...[书籍]
东观汉记[汉]刘珍等撰目录卷一纪一世祖光武皇帝卷二纪二显宗孝明皇帝肃宗孝章皇帝穆宗孝和皇帝孝殇皇帝卷三纪三恭宗孝安皇帝敬宗孝顺皇帝孝冲皇帝孝质皇帝威宗孝桓皇帝孝灵皇帝卷四表诸王表王子侯表功臣表恩泽侯表百官表卷五志律历志礼志乐志郊祀志天文志地理志朝会志车服志卷六传一光...[书籍]
陈振孙《书录解题》称光庭为唐人,《续百川学海》及《汇秘笈》则题曰宋人。考书中世字皆作代,当为唐人。然《罗隐集》有赠光庭诗,则当巳入五代。其为唐讳,犹孟昶石经世民等字犹沿旧制阙笔耳。是书皆考证之文。《宋史。艺文志》作十二卷,《书录解题》作二卷,此本五...[书籍]
本书是作者针对《内经》中的一些主要内容予以阐述,从而形成的论文集。共分天道、人道、脉法、针刺、病能、述病六部分,每部又有若干篇。文字清新,论辨透彻。[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八四书大全四书类提要【臣】等谨案大学章句大全一卷或问一卷论语集注大全二十卷孟子集注大全十四卷中庸章句大全二卷或问二卷总名四书大全共四十卷明胡广等撰四书自朱子章句集注以后真徳秀始采朱子语录附于大学章句之下为集编祝洙复仿而足之为...[书籍]
楚汉间,司马卬为赵将,与诸侯伐秦。秦亡,立为殷王,都河内。汉以其地为郡,子孙遂家焉。自卬八世,生征西将军钧,字叔平。钧生豫章太守量,字公度。量生颍川太守俊,字元异。俊生京兆尹防,字建公。帝即防之第二子也。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汉末大乱,...[书籍]
清政府任命他为督办台湾事务大臣,筹备抗法,不久又授福建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刘铭传于1884年7月16日抵达基隆,第二天即巡视要塞炮台,检查军事设施,并增筑炮台、护营,加强台北防务。在他到达基隆的第15天,战争就爆发了。1884-1885年的中法战争,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越南北部及中...[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二古文尚书疏证书?提要【臣】等谨案古文尚书疏证八卷国朝阎若璩撰若璩字百诗太原人徙居山阳康熈已未荐举博学鸿词古文尚书较今文多十六篇晋魏以来絶无师説故左氏所引杜预皆注曰逸书东晋之初其书始出乃増多二十五篇初犹与今文并...[书籍]
该书全书已佚,存在书名讹误、材料真伪与具体写作时间等问题。据史料分析,其主体部分当写成于建安十三年(208年)九月,作者归曹前,反映了曹操统一北方以前汉末群雄割据时代最宽泛的“英雄”概念。[书籍]
弘道书序圣人之道着在六经七十子传之汉唐先儒继之以实学裁成英俊各适于用长久治安也天纵圣哲千龄百纪不易觏古今人才计之大都非狂则狷者多不以中道损益任其所偏则流放无底而材不达矣故一归于学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是也所处不过饮食男女之闲所习不过兵农礼乐之事非有高远绝伦杳渺难知之微妙...[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二书集传或问目録书?卷上尧典舜典大禹谟臯陶谟益稷禹贡冀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甘誓五子之歌?征汤誓仲虺之诰汤诰伊训太甲咸有一徳盘庚卷下说命泰誓牧誓武成洪范旅獒金縢大诰微子之命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立政周官君陈顾命君牙吕刑费誓秦...[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