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鉴
《续资治通鉴长编》五百二十卷,宋李焘撰。焘有《说文解字五音韵谱》,已著录。焘博极群书,尤究心掌故。以当时学士大夫各信所传,不考诸实录正史,家自为说。因踵司马光《通鉴》之例,备采一祖八宗事迹,荟稡讨论,作为此书。以光修《通鉴》时先成《长编》,焘谦不敢言《续通...[书籍]
《续资治通鉴长编》是了解和研究北宋历史最基本的史籍之一。作者李焘是1143年开始《续资治通鉴长编》的搜集编撰工作的,历时四十年,于宋孝宗淳熙十年(1183年)完稿。《续资治通鉴长编》全书连正文总计一千零六十三卷,六百八十七册。其中《续资治通鉴长编》九百八十...[书籍]
至十二代孙太王,避狄迁岐;至孙文王受命,武王克商而有天下。自武王至平王凡十三世,自平王至威烈王又十八世,自威烈王至赧王又五世。张守节曰:因太王居周原,国号曰周。地理志云:右扶风美阳县岐山西北中水乡,周...[书籍]
(清)曾国藩撰〈神骨章〉第一语云:「脱谷为糠,其髓斯存。」神之谓也。「山骞不崩,惟石为镇。」骨之谓也。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神骨,具乎面部。他家兼论形骸,文人先观神骨。开门见山,此为第一。相家论神,有清浊之辨。清浊易辨,邪正难辨。欲辨邪正,先观动静。静若含珠,动若水发;静若无人...[书籍]
卷一药性总论,首载寒、热、温、平四赋,较之《药性赋》有所增补,次记用药、制方、禁忌、主病、运气等内容;卷二分别论述173种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和临床应用,其中对于各药的气味、阴阳、升降、分经及配伍应用,论述较详。[书籍]
内容丰富而精辟,论理扼要而详明,方药简当而切合临床实际,是中医妇产科学中一部好书。[书籍]
王粲(177~217),汉魏间诗人。“建安七子”之一。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省金乡县)人。曾祖王龚、祖王畅,都曾位列三公。父王谦,为大将军何进长史。王粲少时即有才名,曾受到著名学者蔡邕的赏识。年十七,司徒辟举,诏授黄门侍郎;当时董卓新诛,其党李...[书籍]
王文成全书三十八卷,明王守仁撰。凡语录三卷、文集五卷、别录十卷、外集七卷,续编六卷,附以年谱五卷、世德记二卷。守仁之学,一再传而猖狂横决,流弊不可胜言。然在守仁,则确然有自得之处,未可全非。其文博大昌明,诗亦秀逸。迹其生平,持论不及朱子之醇,其才其学,则固朱子之勍...[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资治通鉴释例宋司马光撰用天子例周秦汉晋隋唐皆尝混一九州传祚于后子孙虽防弱播迁四方皆其故臣故全用天子之礼以临之帝后称崩王公称薨书列国例三国南北五代与诸国本非君臣从列国之例帝后称殂王公称卒秦隋未并天下亦依列国之例书帝王未即位及受禅例帝王...[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史部二续宋编年资治通鉴编年类提要【臣】等谨按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十五巻宋刘时举撰时举里贯无考其结衔称通直郎户部架阁国史实録院检讨兼编修官宋季三朝政要载史嵩之父防去位诏以右丞相起复时举为廪学生有与王元野黄道等九十四人上疏力争一事其始末则未之详也是书所...[书籍]
按《王氏族谱》,系唐僖宗时兵部尚书璧、谥大献之后,其隶泰之始祖为伯寿公,至先生凡七世。考□(左“王”右“工”),字纪芳,号守庵,古朴坦夷,乡党称长者云。癸卯,明献宗成化十九年,夏六月丁丑,先生生。(1483)十六日乙巳时也。手有肉珠,左一右二。后身长九尺,隆颡修瞿,骨...[书籍]
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命皇子及军机大臣订正续资治通鉴纲目朕披阅御批续资治通鉴纲目内周礼发明张时泰广义于辽金元事多有议论偏谬及肆行诋毁者通鉴一书闗系前代治乱兴衰之迹至纲目祖述麟经笔削惟严为万世公道所在不可稍涉偏私试问孔子春秋内有一语如发明广义之肆口谩骂所云乎向命...[书籍]
乾隆四十年五月十五日内阁奉上谕前曽命仿朱子通鉴纲目軆例纂为明纪纲目刋行已久兹披阅叶向髙集见其论福藩田土疏所叙向日防意云养赡地土原给四万顷卿等屡奏地土难以凑处王亦见辞今减去二万顷云云则福王当日所得之田仅二万顷今纲目载福王常洵之国条云赐庄田四万顷中州腴...[书籍]
《史鉴节要便读》(清)鲍东里撰●卷一盘古首出,天地初分。三皇继之,物有群伦。有巢构木,宫室是因。教民烹饪,则有燧人。是为邃古,概出传闻。(以上邃古)伏羲画卦,书契是造。炎帝神农,耒耜是教。黄帝轩辕,始制衣服;作为舟车,以通川陆;始作甲子,吹律以竹;蚩尤弄兵,胜之涿鹿。少昊...[书籍]
一名《秦王演义》明澹圃主人(即诸圣邻)编次唐朝开国演义卷—第一回李公子晋阳兴义兵唐国公关中受隋禅第二回唐高祖郊天颁大赦王世充毁诏杀钦差第三回洛阳城世充被围北邙山秦王受诱第四回唐秦王私看金墉地程咬金斧劈老君堂第五回唐秦王失陷金墉刘文靖亲赍软表第...[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