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朝歌,国号商。帝乙有三子,长曰微子启,次曰微仲衍,皆是庶出,三日受辛,乃正宫所生。帝乙尝欲立微子启为太子,群臣皆谏,宜立正宫之子。于是,立受辛为太子。及帝乙既崩,群臣奉受辛即位为纣王。纣王生性聪明,才力过人,手能格猛兽,身能跨骏马,智足拒谏,言足饰非,常自以天下之人皆出...[书籍]
第一回李公子晋阳兴义兵唐国公关中受隋禅唐为宽仁兴帝业,隋因政乱失金瓯。龙姿日表山先定,天与人归岂妄谋。创业洪基三百载,相承安享太平秋。天地原从太极分,始生盘古立人伦。有巢构屋民安业,钻火烹炮号燧人。伏羲画卦通玄妙,始制文书代结绳。圣德神农尝百草,耕耘五谷济饥贫。轩辕济济衣...[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五春秋左传属事目録春秋类卷一周桓王伐郑子克子頽子带之乱王臣争政定灵昏齐刘康公败于茅戎景王让晋王臣丧亡子朝之乱王朝交鲁卷二伯齐桓公之伯宋襄公图伯晋文公之伯【附襄公继伯】卷三伯晋灵公楚穆王争伯楚庄王之伯晋景公楚共王争伯卷四伯晋楚鄢陵之战晋悼公复伯卷五伯晋平公楚康王争伯...[书籍]
民国笔记合集[书籍]
《李相国论事集》唐李绛花下醉中联句【唐】李绛共醉风光地,花飞落酒杯。--李绛残春犹可赏,晚景莫相催。--刘禹锡酒幸年年有,花应岁岁开。--白居易且当金韵掷,莫遣玉山颓。--李绛高会弥堪惜,良时不易陪。--庾承宣谁能拉花住,争换得春回。--刘禹锡我辈寻常有,佳人早晚来。--杨嗣复寄言三相...[书籍]
自古忠臣不得其死者,自两汉王嘉、李固,至西晋张华,如国朝褚河南、裴河东之类,刚毅不回,有类公之遗烈。于公之生,(此下似有脱文)今中执法夏侯公,乃授余以公平生所论谏,凡数十事。其所争,皆磊磊有直臣风概,读之令人激起忠义。始自内庭,迄于罢相,次成七篇,著之东观,目为《李相公论...[书籍]
《十六国春秋》是记载十六国(公元304年~公元439年)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作者是北魏的崔鸿。崔鸿,东清河县(今中国东部山东平原西南)人,年轻时就有志于修史。西晋灭亡后中原地区先后出现了匈奴族刘渊、羯族石勒、氐族苻坚等建立的政权,历史上总称为十六国,这些政...[书籍]
乙卯入国奏请(并别录)宋沈括二月二十六日,奏乞宣谕馆伴等俱晓分水岭本末事云:臣等窃闻昨夜萧禧在驿,与馆伴将元执到白劄子商量王吉地、义儿铺、黄嵬大山、石长城、瓦窑坞等处已定,只是尚执分水岭未肯了当。臣等今有所见,虽不知是否,或恐有助对答折难之意,如后:一、萧禧既承认黄嵬大山...[书籍]
幅员之内,以中岳为地之中,惟西域最远,而夷人种类亦繁,自大禹时,始通贡中国。今之甘、凉,即汉匈奴右贤王之地也,武帝倾海内之财始取之,设酒泉、张掖、炖煌三郡,西至玉门关外,去中国数千余里。至光武时,乃闭关以谢西域。唐太宗好大喜功,斥地极远,而西域诸番入贡中国...[书籍]
《中国哲学史大纲》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本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书。近年颇多学者承认,此书的出版,是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书籍]
今日之中华民国,一新旧交替之时代也,旧者未必尽非,而新者亦未必尽是。自纪元以迄于兹,朝三暮四,变幻靡常,忽焉以为是,忽焉以为非,又忽焉而非者又是,是者又非,胶胶扰扰,莫可究诘,绳以是非之正轨,恐南其辕而北其辙,始终未能达到也。回忆辛亥革命,全国人心,方以为推翻清室...[书籍]
后三国石珠演义《后三国石珠演义》一名《后三国演义》,三十回,题“梅溪遇安氏著”,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卷首有“庚申孟夏澹园主人题于菉竹亭”之序,庚申疑为乾隆五年(1740)。历观古今传奇乐府,未有不从死生荣辱、悲欢离合中脱出者也。或为忠孝所感,或为风月所牵,或为...[书籍]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曹瞒传曰: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瞒。王沈魏书曰:其先出於黄帝。当高阳世,陆终之子曰安,是为曹姓。周武王克殷,存先世之后,封曹侠於邾。春秋之世,与於盟会,逮至战国,为楚所灭。子孙分流,或家於沛。汉高祖...[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史部九十六国春秋载记?提要【臣】等谨案十六国春秋十六卷旧本亦题魏崔鸿撰载何镗汉魏丛书中其出在屠乔孙本之前而亦莫详其所自十六国各为一録惟列僭伪之主五十八人其诸臣皆不为立?全为载记之体其非一百二卷之旧已不待言证以晋书载记大致互相出入而不以晋宋纪年与史...[书籍]
国朝汉学师承记清江藩撰序两汉经学所以当尊行者为其去圣贤最近而二氏之说尚未起也老庄之说盛于两晋然道德庄列本书具在其义止于此而已后人不能以己之文字饰而改之是以晋以后鲜乐言之者浮屠之书语言文字非译不明北朝渊博高明之学士宋齐聪颖特达之文人以己之说傅会其意以致后之学者绎之弥悦改而必...[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