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詔免租賦又令輸納太宗初即位,詔關中免二年租賦,關東給復一年。又有敕:「已役已納並遣輸了,明年總為準折。」公諫曰:「臣伏見八月九日詔,率土皆復一年,老幼相歡,式歌且舞在路。又聞有敕,丁巳配役,即令役滿折造;於物亦遣輸了,待至明年,總為準折。道路之人,咸失所望。此誠非平分萬姓,均...[书籍]
[书籍]
記載掌故及紀念明末“清流”和殉難人士的作品﹐多寄託故國之思﹐又《痛史》及《中國內亂外禍歷史叢書》第一輯﹐收錄《過江七事》一種﹐專記弘光朝的史事﹐也題為陳氏之作。著有《雪岑集》﹑《皇明語林》﹑《山陽錄》﹑《書事七則》﹑《秋園雜佩》等﹔後三種﹐收入《太倉显卉遺書》﹐合...[书籍]
《孟子私淑錄》是錢穆先生在抗戰時得到的,原為照曠閣鈔本,未刊行,大家都不知道戴東原有這一本著作。故都失陷,錢先生以原書"估索價昂,遂錄副藏行篋中"入湘、轉滇而後入蜀,最後是在1942年三月交由四川省立圖書館編輯《圖書集刊》的創刊號印出。錢先生的弟子余英時教授把戴東原這部...[书籍]
康熙袞州府志卷三0封建志記載:「鉅野諸宗,多尚文雅,最著名者曰將軍當■〈氵眄〉,博覽羣集,蓄書甚富,購得異本,手自鈔錄不下萬卷,尤功墨妙,發為詩文,甚別雅。」朱氏鈔本凡一百一十卷,收明初至嘉靖朝史籍六十三種。鄧士龍,明江西南昌人。萬曆乙未(一五九五年)科進士(二甲第四十九...[书籍]
生於明季,卒於清康熙間;著有「甲申忘臣表」、「流寇志」、「湖西紀事」、「虔臺逸史」、「彭氏舊聞錄」、「明朝紀事本末補編」及本書等。延昰原名彥貞,字我生(後改名,字辰山,又字寒村);南直上海人。生於明崇禎元年,卒於清康熙三十六年。年二十,間道走桂林,嘗仕永曆行朝。後病歿平湖...[书籍]
他長於經學,工於詞章,著述極富,流傳至今的除本書外,有九經三傳沿革例、金陀粹編、宋少保岳鄂王行實編年、媿郯錄、寶真齋法書贊、玉楮集、棠湖詩稿等。此外,尚有見諸著錄而已佚其書的,如東陲事略、【伍崇曜九經三傳沿革例跋:「有玉楮集、媿郯錄、諸史備亡、東陲事略、桯...[书籍]
三朝聖諭錄,三卷,明楊士奇撰。楊士奇,名寓,以字行,號東里。早孤力學,授徒自給。建文初以薦入翰林,與編纂太祖實錄。成祖即位,入內閣典機務。仁宗時擢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未幾,命為兵部尚書。修太宗實錄,為總裁之一。宣宗即位,修仁宗實錄,仍充總裁。英...[书籍]
本書(一冊一五六面九三、六○○字)首載鄭亦鄒撰「鄭成功傳」(日本浪華木孔恭世肅校本),次錄「清史列傳」「鄭芝龍傳」、「清史稿」「鄭成功傳」及署名匪石撰「鄭成功傳」三種。另有兩附錄:一為「延平二王遺集」,一為「鄭延平王受明官爵考」。鄭著「鄭成功傳」(分上下兩卷)作者...[书籍]
本書(一冊一一七面七○、二○○字)分編二卷並四「附錄」,吳子光撰。子光字芸閣,原籍廣東嘉應州;清道光間,隨父渡臺謀生,因家於淡水。同治乙丑(四年),舉於鄉。嘗受知於徐宗幹,追隨久之;應淡水同知陳培桂聘,與修「廳志」。由於一生遭際困阨,所著文集曰「一肚皮集」,以束坡自況。本...[书籍]
本書(一冊七九面四七、四○○字)係一集刊,收錄羅惇曧「割臺記」、俞明震「臺灣八日記」及吳德功「讓臺記」三種,因題稱「割臺三記」。「割臺記」綜述清光緒二十一年臺、澎割讓及臺民抗日之經過,文極簡略。作者羅惇曧另著「中日兵事本末」已刊於第四○種「臺海思慟錄」附錄...[书籍]
本書(三冊二五一面一五○、六○○字)為清代臺灣關係檔案彙錄第一集,稱為「臺案彙錄甲集」;以後陸續編印「乙集」、「丙集」以至「癸集」。每集加撰「弁言」,說明資料來源及內容。本書分三卷:卷一為關於臺灣屯政之檔案,共十件。自乾隆五十三年至道光十八年間臺灣、鳳山、嘉義、彰...[书籍]
另附錄「中日兵事本末」一篇,羅惇曧撰;「東方兵事紀略」(「臺灣篇」上下)二篇,姚錫光撰。「臺灣思慟錄」記清光緒二十一年日本進據臺灣時軍民戰守之經過,分臺防、臺北、臺灣(今臺中)、臺南、澎湖五篇。作者未具真實姓名,未知何許人;據其「自序」,顯係臺產。「自序」說明此書...[书籍]
又以儒學知名,所著除《五代史補》,另有《荊湘近事》十卷、《貨泉錄》一卷(已上二書皆佚)、《零陵總記》十五卷(今僅存一卷)。《五代史補》,北宋陶岳著。五卷。採五代十國遺事,於大中祥符五年(1012)成書。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謂記載一百零七事,按今本載後梁二十一事,後唐、後晉、後漢...[书籍]
有宋一代,此書上承北宋宋匪躬《閣錄》(已佚)、下接南宋程俱《麟臺故事》、陳騤《南宋閣錄》及不撰人《南宋閣續錄》(均有輯存),為後世研究宋代國家藏書提供豐富的資料。[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