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理求真卷一新着脉法心要绣按:脉为血脉,一身筋骨,皆于是宗;一身疾痛,皆于是征。考诸先哲遗论,固多精义独标,旨归若揭,以为后世章程。然有牵引时令,巧借生死刻应,敷衍满幅;与夫就脉就症,分断考求,毫无变换,似非临症要语。是篇缀精聚华,僭为鄙句,既以去乎肤廓,复更化裁尽变,推...[书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孝宗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讳祐樘宪宗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第三子也母孝穆慈慧恭恪庄僖崇天承圣皇太后纪氏宪宗登极今太皇太后正位中宫宽仁逮下面皇贵妃万氏专宠生皇子輙薨贤妃柏氏生皇子祐极立为...[书籍]
绘宗十二忌(元)饶自然撰一曰布置迫塞凡画山水,必先置绢素于明净之室,伺神闲意定,然后入思。小幅巨轴,随意经营。若障过数幅,壁过十丈,先以竹竿引炭煤朽布,山势高低、树木大小、楼阁人物一一位置得所,则立于数十步之外审而观之。自见其可,却将淡墨笔约具取定之式,谓之小落笔;然后肆...[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圣训序自古人君有盛徳大业者其规画周详而诒谋悠逺则必敷之彝训以明定保之徴纪之简编以着经纶之迹非徒为一时事功计也亦将以示后嗣昭法守焉我皇考世宗宪皇帝亶聪明睿智之资建中立极茂登上理御极十有三年体圣祖之心以为心法圣祖之政以为政祗承郊庙惇睦...[书籍]
(宋)周羽翀提要《三楚新录》三卷,宋周羽翀撰。羽翀里贯未详。自署称儒林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前桂州修仁令,盖宋初人也。其称三楚者,以长沙马殷、武陵周行逢、江陵高季兴皆据楚地称王,故论次其兴废本末,以一国为一卷。其中与史牴牾不合者甚多,如马殷本为武安节度使刘建...[书籍]
宪宗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讳见深英宗睿皇帝之长子母今圣慈仁寿太皇太皇太后于丁卯十一月二日生上于宫闱生时红光满室是岁天下大稔海宇清晏至十四年己巳虏寇也先大举犯边英宗睿皇帝率师亲征抵大同而还至土木为虏所遮车驾北狩京师戒严中外汹汹朝不保暮时上甫#$...[书籍]
《三国遗事》是朝鲜古籍中的一部重要史书,作者为高丽王朝的佛教僧侣一然。一然,1206年(高丽熙宗二年)六月十一日,生于庆州獐山县(今庆尚北道庆山郡)。本姓金,名见明,后更名一然,字晦然,法名普觉。一然9岁出家当了和尚,20岁时就以学业优秀而闻名遐迩。后在多座寺庙攻读禅经,...[书籍]
上篇入门篇第一章基础学习命理大致可以分以下三步走:第一是熟悉并掌握命理基础知识,包括阴阳五行及其生克规律、天干地支及其组合方式、五行旺衰强弱的认定法则、命式和大运的推排方法、十神的义象等内容。第二是学会取用定格,熟悉用神、相神、喜神和仇神的作用及其变化规律,并能根据命格的...[书籍]
三国杂事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宋唐庚撰。庚字子西,眉州丹棱人。绍圣中登进士第,调利州治狱掾,迁阆中令,人为宗学博士。张商英荐,除提举京畿常平。後坐为商英赋内前行,谪居惠州。大观五年赦归,道卒。事迹具《宋史·文苑传》。是书杂论三国之事,凡三...[书籍]
监修官左柱国总督京营戎政太傅成国公臣朱纯臣总裁官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臣温体仁光禄大夫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臣张至发臣孔贞运臣贺逄圣臣黄士俊副总裁官资政大夫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臣姜逄元嘉议大夫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刘宇亮嘉议大夫礼部右...[书籍]
仁宗昭皇帝实录皇帝实录卷之一洪惟我皇考仁宗昭皇帝以重华之德抚盈成之运恢弘至道丕显人文光昭前烈垂裕来世夫岂偶然哉越自太祖高皇帝时历试之而君人之度肇矣皇祖太宗文皇帝举大义安宗社数年提兵转战无内顾之忧者居守之重有属也于时抚百姓奖励士卒咸得其心经画国用曲当...[书籍]
大明光宗贞皇帝实录序据广本补朕闻唐虞之迹纪于典谟文武之政布在方册所以昭垂百代启佑后人夐乎尚矣我二祖列宗创守同道著令史官簪笔丹陛一言一动大书特书暨乎因革钜典臣下章奏莫不综而载之以备一朝之史今所藏实录圣德神功大较可睹已维我皇考光宗贞皇帝聪明天纵岐嶷夙成出阁蚤近...[书籍]
宣宗章皇帝实录序自实录序至目录据礼王府本补朕惟我国家列圣相承创守之功道德仁义之实咸登方册以传万世我皇考宣宗皇帝天德夙成圣学日熙昔在皇曾祖太宗皇帝时风采闻于天下皇祖仁宗皇帝统御之初正位东朝参理庶政天下被其泽及登太宝钦承祖宗成宪图任贤良恪存诚敬...[书籍]
《三字鉴》(清)张宜明撰●卷一混沌开,乾坤奠。日月明,江山辨。五行生,万物变。盘古氏,出为君,莅一统,管万民。天皇氏,开于子,作干支,悉有理。地皇氏,辟于丑,定岁时,全不苟。人皇氏,生子寅,别男女,定君臣,分土地,立政刑,茹毛血,过光阴。巨灵氏,持化权,挥五丁,反山川。辰...[书籍]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为清代严可均所辑,共分十五集:《全上古三代文》《全秦文》《全汉文》《全后汉文》《全三国文》《全晋文》《全宋文》《全齐文》《全梁文》《全陈文》《全后魏文》《全北齐文》《全后周文》《全隋文》《先唐文》,共收录唐以前作者三千四百九十七人(或作三千五百二十人),每人附有小传,是迄今为止收录唐以前文章最全的一部总集,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涵盖时间最长的一部文学总集,对唐以前历史、文学、宗教、语言等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