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垣史学论著选
南史八十卷,北史一百卷,唐李延寿撰。南史起公元四二○年(宋武帝永初元年),终公元五八九年(陈后主祯明三年),记述南朝宋、南齐、梁、陈四个封建政权共一百七十年的历史。北史起公元三八六年(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终公元六一八年(隋...[书籍]
尝试论之曰:《诗序》云:"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至於今之作者,异乎古昔。古诗之体,今则全取赋名。荀、宋表之於前,贾、马继之於末。自兹以降,源流寔繁。述邑居,则有"凭虚"、"亡是"之作。戒畋游,则有"长杨"、"羽猎"之制。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书籍]
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学术史著作——《明儒学案》《明儒学案》是一部系统总结和记述明代学术思想发展演变及其流派的学术史著作。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和史学家黄宗羲(1610—1695年)撰。黄宗羲是清代浙...[书籍]
生平及著述: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晚年隐居於湘西蒸左石船山(今湖南衡阳县),因自称「船山遗老」。生於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卒於清圣祖康熙三十一年,得年七十四岁。崇祯十五年(1642)中举人,甲申(1644)以前,用力於诗文、科举;明亡以後,大受刺激,与父亲隐居数年,在辗转流亡中钻...[书籍]
《绛雪园古方选注》分三卷,上卷注释仲景之方,分为和、寒、温、汗、吐、下六剂;中、下二卷阐明内科、女科、外科、幼科、眼科及各科之方。本书是论述方剂配伍意义的专著,作者精选古方三百余首,为之“显微阐幽,申明其方之中矩,法之中矩”。对于其中君臣佐使之义,...[书籍]
共收其评论文章九十九篇。上卷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下卷则治法、书论(并各科)、古今。[书籍]
直到清政权基本稳定,放松了对沿海知名抗清人士的禁令后,才回到家乡,着书讲学。康熙十七年,清政府诏徵博学鸿儒,未几,又开设明史馆,以此网罗知识分子,黄宗羲屡次被推荐,都以老病辞。公元一六九五年(清康熙三十四年)卒,年八十五。黄宗羲学识渊博,对天文、律...[书籍]
(宋)张邦基洛阳牡丹之品,见于花谱,然未若陈州之盛且多也。园户植花如种黍粟,动以顷计。政和壬辰春,予待亲在郡,时园户牛氏家忽开一枝,色如鹅雏而淡,其面一尺三四寸,高尺许,柔葩重叠,约千百叶。其本姚黄也,而于葩英之端,有金粉一晕缕之,其心紫蕊,亦金粉缕之。牛氏乃以缕金黄名之...[书籍]
作者:(唐)徐坚等撰《初学记》,三十卷,是唐人撰修的一部类书。唐玄宗为方便他的儿子学诗作文时引用典故和检查事类,而命集贤院学士徐坚、张说等编辑此部类书。这是一部以知识为重点的类书,既有豊富知识,又便于临文检查。因其目的主要是为因应皇子们初学诗文的需...[书籍]
又与用事大臣左右相结,由是声名特著。帝遂决意废立矣。开皇二十年,废太子勇为庶人,立晋王广为皇太子。是日,天下地震。仁寿四年,帝不豫,广侍疾。陈夫人旦出更衣,为广所逼,拒之得免。帝怪其神色有异,问故,夫人泣然曰:“太子无礼。”上恚曰:“畜生何足当大事!速召吾儿勇来。...[书籍]
王僧虔是南朝齐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通文史,精音律。少即善书,得家传,工隶、行、草书。宋文帝刘义隆见其书素扇,遂感叹:“非唯迹逾子敬,方当器雅过之。”宋孝武帝(刘骏)欲擅书名,僧虔不敢表现其能,常用拙笔写字,以此见容。入齐,书名尤盛,所谓“雄发齐代”。齐...[书籍]
《外科选要》,外科著作。[书籍]
《昭明文选》,简称《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选学”在唐朝与《五经》并驾齐驱,盛极一时。时至北宋年间,民间尚传谣...[书籍]
大学辨业(清)李塨撰大学辨业序塨自幼从先孝悫受学以躬行为主迄弱冠往谒颜习斋先生学六艺之学先生言大学格物为近道始功先儒解未确格如史记殷本纪手格之格身亲其事也已而出阅当世讲学诸儒则宗晦庵阳明者论格物各坚壁垒贤达如...[书籍]
《兰蕙小史》《兰蕙小史》序兰蕙生山谷中,天无论晴雨,土性皆燥湿得中,而又恒托处于长林、丰草、丛蓁、荆棘之下。故虽经夏秋之烈日,深冬之冰雪,皆以得所荫庇,而无损其生发之机。至剧而置之盆盎之中,生气微矣。而讲求选择、栽植、调护之方,如常州屠云庄《蕙花镜...[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