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洛渊源录
卢渊(454年~501年),字伯源,小名阳乌,范阳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书法家,平东将军、固安惠侯卢度世的长子。出身范阳卢氏北祖大房(始祖)。敦尚学业,闺门和睦。初拜主客令,迁秘书令,累迁给事黄门侍郎,官至散骑常侍、本州大中正,迁议曹尚书,出为豫州、徐州长史。...
伊秩靡,是乌孙的大昆弥,翁归靡的孙子,左大将大乐的儿子。前16年,小昆弥末振将派贵族乌日领刺杀雌栗靡。翁归靡孙子
吴渊(1190年-1257年),字道父,号退庵。吴柔胜第三子,南宋名臣吴潜之兄,江宁溧水人,祖籍宣州宁国。生于宋光宗绍熙初,卒于理宗宝祐五年,年六十八岁。嘉定七年(1214年)中进士,调建德主簿。丞相史弥远在馆中留他,将授以开化尉,他谢道:“甫得一官,何敢躁进。”弥远就不再强他。累官兵...
萧渊言,字渊之。徽宗时知端溪县(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一○)。[人物]
源贺(407年~479年),原名秃发破羌,鲜卑名贺豆跋,西平郡乐都县(今青海省乐都县)人,鲜卑族。北魏时期名臣、将领,南凉景王秃发傉檀之子。南凉亡国后,源贺随众投降西秦,父亲秃发傉檀被杀后,源贺逃往北凉,后又投奔北魏,得到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赏识,赐姓源氏...
许广渊,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西南)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曾知复州(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三)。今录诗十九首。[人物]
慕容渊(生卒年不详),前燕宗室大臣,封爵定襄王。前燕宗室大臣
李嗣源(867年-933年),原名邈吉烈,应州金城(今山西应县)人,沙陀族,晋王李克用养子,生父李霓,五代时期后唐王朝第二位皇帝(926年6月3日-933年12月15日在位)。嗣源初以战功官至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同光元年(923年),唐庄宗李存勖领兵取汴梁,灭后梁。同光四年(926年...
源彪(521年-586年),字文宗,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朝官员,西平郡乐都县(今青海乐都)人,源贺的后裔。源彪少好学,才识敏捷,有名誉。魏孝庄帝永安年间,以父源子恭功赐爵临颍县伯,授员外散骑常侍。东魏天平四年(537年),为凉州大中正。武定初年,领司徒...
袁渊(1903年-1992年),原名袁焕卿、袁章斐。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和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褚渊(435年-482年),字彦回(南史在创作时为了避唐高祖李渊的名讳直接称其为褚彦回),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南朝宋、齐宰相、外戚、南齐开国元勋,太常褚秀之之孙,左仆射褚湛之之子。元徽五年(477年),雍州刺史萧道成(齐高帝)杀后废帝,另立顺帝。褚渊推举萧道成...[人物]
蔡渊(1156—1236)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字伯静,号节斋,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蔡元定长子。生而聪明,其质纯粹,穷天地之理,尽人物之性,博通五经,遍览子史,内师其父,外事朱熹,先后在朱熹的武夷精舍、建阳沧州精舍从学。“南宋理学家、教育家
范广渊,南阳顺阳(今河南省淅川县李官桥镇)人,顺阳范氏第六代。南朝时期官员
萧渊业(479年-526年),字静旷,梁武帝萧衍大哥萧懿的长子。长沙元王。《梁书》《南史》为李渊避讳改为萧业、萧深业。南朝梁宗室
源文瑶,东魏官员,源彪之弟。东魏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