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引义
张尚德教授,1932年出生于湖南湘潭,1962年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毕业,为台湾地区屈指可数的国学和佛学专家。青年军二零六师小兵,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毕业。曾任中国文化大学、中央大学、政工干校、警官学校副教授、教授、中国哲学会总干事、国民大会英文机要秘书、中国内地中华孔子学会...
李尚健,字天行,号以堂,朝鲜人,尚迪弟。[人物]
尚和玉(1873~1957),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派武生创始人。原名尚壁,字和玉,为了保护嗓子,尚和玉长期独居,有人将他的名字倒置过来,称其为“玉和尚”,有人还戏称他为“尚老道”,一般人都尊称他为“尚老将”。生于直隶天津宝坻(今属...
唐树义(1793年—1855年),字子方,贵州遵义人。清朝官员。唐树义幼年随父唐源准在外地读书,清嘉庆二十一年(1815年),返籍乡试中举。道光六年(1826年),以大挑一等到湖北任后补知县。道光十五年(1835年),得林则徐等保荐,升甘肃巩昌知府,代理道员。咸丰四年...
李好义(?—1207年),华州下邽(今陕西省蒲城西南)人。南宋名将,忠义传家。祖父李师中在南宋初官至领忠州团练使,父亲李定一职至兴州(今略阳)中军统制。杨巨源(?—1207年),字子渊,利州昭化(今四川省广元西南)人,祖籍成都。开禧三年(1207年)正月,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叛宋...[人物]
张义方,南唐时历官侍御史、勤政殿学士。“义方,始名元达,事南唐先主为侍御史。先主倚以肃正邪慝,取前朝王义方名以易之。饵丹病?卒。”"南唐保大五年正月元日,大雪,元宗李璟召太弟以下登楼设宴赋诗。时李建勋与徐铉、张义方会於溪亭,帝悉,召和御制,夜分始散。...[人物]
景尚,东汉景丹之子,袭爵栎阳侯,后改封为余吾侯。东汉官员
徐光义,字侠君,建宁人。有《宜壑诗钞》。[人物]
宋尚,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官至少府,汉朝宋弘之父。汉朝宋弘之父
童书业(1908年—1968年1月8日),字丕绳,号庸安,别名吴流、冯鸿、冯梅、章卷益、卷益、童疑,祖籍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出生于安徽芜湖。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古史辨派的代表,九三学社社员。山东大学历史系“八马同槽”之一。早年接受过私塾教育。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童书...
少举进士第,仕前蜀高祖为秘书郎。性强毅狂简。曾以笔砚见用于枢密宋光嗣。时九头鸟见于成都,义方题九头鸟诗。光嗣疑其刺己,遂奏贬沈黎。生平事迹见《鉴诫录》卷六、《诗话总龟》卷一四、《十国春秋》本传。义方长于吟咏,自谓才过罗隐。《全唐诗》存断句2联,《全唐诗外编》...[人物]
尚崇廙(1685-1732),字艾人,号肃若。父亲尚之隆,母亲和硕和顺公主。额驸尚之隆独子
张全义(852年-926年),唐朝末年至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军事人物,濮州临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人。字国维,初名居言,唐僖宗赐名全义,朱温赐名宗奭,后梁灭亡后复名全义。张全义出身农民家庭,早年参与黄巢起义,在大齐政权担任吏部尚书、...
任城孝王刘尚,光武帝刘秀之孙,东平宪王刘苍次子,元和元年封,食任城、亢父、樊三县。
孛儿只斤·和尚,元朝宗室。镇南王脱欢孙,威顺王宽彻普化子。封义王。元朝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