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灭论
清初诗人、文学家、诗词理论家。王士祯为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康熙五十年五月十一日(1711年6月26日),王士祯卒于里第,享年七十八岁。谥文简。王士祯在实践“神韵说”,取得卓著诗文成果的同时,还能突破正统文坛和文人偏见...
公元前256年,周赧王崩,宣告东周覆灭,周民东亡,秦取九鼎。后七年,秦昭襄王灭东周国。周赧王在位时期,周王室的影响力仅限于王畿(现在的洛阳附近,当时是东周的首都)。早在他的祖父周显王在位期间,秦国的势力迅速膨胀,以西戎霸主自居。周赧王时期,秦昭襄王基本上取代了周天子的...
为李璮客,璮欲叛蒙古,琇止之,璮不听,乃南走渡江,闻璮灭,东向痛哭自刎。[人物]
他是四大世家姬家的独子,封位淇奥侯,无论沉鱼还是曦禾,都很喜欢他。他的性格优雅疏离,看似温柔,其实神秘,一直活在往事的阴影中。一生情系曦禾。在第四部中因中毒箭而死。仙逝后终于与心爱之人曦禾相伴。
他是四大世家姬家的独子,封位淇奥侯,无论沉鱼还是曦禾,都很喜欢他。他的性格优雅疏离,看似温柔,其实神秘,一直活在往事的阴影中。一生情系曦禾。在第四部中因中毒箭而死。仙逝后终于与心爱之人曦禾相伴。
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授嘉定州知州,累官至湖广巡抚,在镇压明末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八战八捷,立下赫赫战功。著有《周易时论》。明末大臣、易学家
杨王孙西汉道家、无神论者。生当武帝之世。学黄老之术.家业千金.重养生。临终前立下遗嘱·要求裸葬:布袋盛尸,以身亲土。破除有关死亡的迷信观念,认为死亡是生命发展过程中的自然变化。他说:“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也,归者得至,化者得变,是物各反其真也。反真冥冥,亡...
杨王孙西汉道家、无神论者。生当武帝之世。学黄老之术.家业千金.重养生。临终前立下遗嘱·要求裸葬:布袋盛尸,以身亲土。破除有关死亡的迷信观念,认为死亡是生命发展过程中的自然变化。他说:“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也,归者得至,化者得变,是物各反其真也。反真冥冥,亡...
中国神话中的巫山神女。天帝之女或谓赤帝(炎帝)之女,名曰瑶姬,未嫁而死,葬于巫山之阳,精魂依草,实为灵芝。唐末被道教吸纳为西王母第二十三女。战国·楚辞赋家宋玉《高唐赋》中说“先王”曾昼梦与女神相会,女神称“将抚君苗裔,藩乎江汉之间”、“妾在巫山之阳...
他曾撰写了大量史学理论建设的论文,辑入《史学研究论文集》、《史论集》、《吕振羽史论选集》。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中进士,历官州县,因在徽宗诏对时禀公进谏,被贬为西京洛阳监竹木务,后又被蔡京构陷列入“元祐党籍”。崇宁二年(1103年),谢良佐去世。谢良佐是二程学派的代表人物。在哲学上,谢良佐提出“以觉言仁”“以生意论仁”“性体心用”等重要观点,对后世有较...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均从事理论教育工作。1984年5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她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革命人士
王昌任晋东平相,太康元年(280年),东吴灭亡,当时王昌得知王毖前妻早已去世,请求去官服丧,引发朝堂关于礼制激烈讨论,最终以不符不准。后任散骑常侍,早卒。魏晋时期人物
撰《入药镜》论述道教丹法。提出“吾心为镜,身为之台”;认为精、气、神为炼丹大药,心火内照,能见五脏六腑,故称为镜。(《天元入药镜·序》)[人物]
神宗熙宁中上疏,极论新法不便,坐废黜,隐于茅山以终。有《刘宜翁文集》。[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