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经验表明,承担合法性论证的儒学支撑的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政体。这也是五四时期儒学传统受到政治自由主义者否定、批判的基本原因。陈述这一历史事实旨在表明,古老的儒学传统与现代性社会政治理念毕竟相隔甚远。
秦始皇为巩固统一中国的成果,针对儒生攻击中央集权国家制度,颁布了《焚书令》、《挟书律》。官吏知而不告发者,与之同罪。这些法律颁布的同时发生了“焚书坑儒”事件。李斯的建议正合秦始皇维护其专制统治的需要,因此,他当即下命令全国执行。秦始皇下令追查,并对在咸阳的方士...
陈仲儒,南北朝琴家,初仕梁国,于魏孝明帝时归魏。其热爱琴学,曾读司马彪《续汉书》,见京房准术,故通律学。他曾撰写《琴用指法》,这是最早期的关于古琴指法的专著。
司马迁听过董仲舒的讲学,他在《史记》中多次提到董仲舒。这就是说,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指导思想,与董仲舒和孔子的说法有一定的关系。当然,也有学者引述《史记》中的一些说法,证明司马迁是黄老道家的代表人物。任何一种思想一旦僵化,都是会有弊端的。现代有些人批评司马...
此会不仅是朱熹思想进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而且是理学史,乃至整个儒学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在此之前,朱陆的思想分歧已相当明显。吕祖谦的本意是要调合朱陆,不料在此会上双方依然各持已见。此次争论的结果不了了之。淳熙九年(1182),朱熹与浙东事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
当前国学研究的一个焦点如何评价儒学的价值,是当前国学研究中的一个焦点。总体而言,在封建社会的早中期,儒学的历史效应主要是正面的、积极的;而在封建社会后期,其历史效应则主要是负面的、消极的。对儒学进行全面研究就会发现,儒学与现代化既有...
在经学和儒家学术的研究上,他不专治一经而无经不通,不专攻一艺而无艺不精。
这时,吕熊便以《女仙外史》出示,请他作序。从此,吕熊竟以此赢得了“天下士”的美名。同时还不难看出,曹雪芹对《女仙外史》有一定的印象。这一点,是《女仙外史》自认为奇的,也是评《红楼梦》的脂砚斋认为奇的。既暗示二者有关联的情况,又说明二...
在儒家有关事物的序列中,这种超越向度的自然结果,便是天道内在于人事。此外,孔子将自身界定为传道者,这也是可以普遍化的。孟子显然不会赞同将五伦的道德教育转变为三纲的意识型态控制。坚持镶嵌在既定人际关联之中的人应当被作为任何伦理反思之出发点,这一点使得儒家对现...
林逋年少即通晓经史百家,性孤高自好,喜恬淡,不趋荣利。林逋善绘画,工行草,书法瘦挺劲健,诗多奇句,澄澈淡远。其《山园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林逋亦善于琴,曾作琴曲《梅梢月》。其曲是林逋结庐孤山时...
倡导“经道合一”是清初儒学的基本特征。明末以来,“内圣”与“外王”的疏离,使儒学失去了对政治的指导作用,加之内忧外患,最终导致国破家亡。“经道合一”论意义在于:第一,考证与义理的统一。“经道合一”思想不仅为学术界所认同,而且借助儒臣深入宫中...
诚然,在儒家的视界中,学习成人使得一种深广的过程成为必要,该过程承认限定人类境况的所有存在方式的相互关联性。儒家人文主义的一个明确特征是:在我们人类境况的创造性转化中,信仰是作为对天道的一种集体式行为和对话性回应。为了自我实现,植根于个人价值的儒家自我寻求...
普遍认为,儒学在新时期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和时代的使然。因此,在当代,探索儒学的巨大现实价值,尤其是儒家思想对于中国文化和环境的影响是有重大意义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当今社会文化泛滥,信息爆炸,国外各种形式的文化因素进入我国,对...
李朝被称作“儒教王朝”,儒学在这个时期达到鼎盛。由于儒学、朱子学的传播和濡染,朝鲜出现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理学家。1910年以后,日本帝国主义灭亡李朝,占领朝鲜,一度废止尊孔读经,后转而利用儒教奴化朝鲜人民。1225年建立的陈朝继续推行崇儒政策,具...
董仲舒为了巩固政治的统一,主张思想统一,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因此,汉代开始采用儒家的经典来为他们的政治、法律的措施作说明。儒家定于一尊,儒家的经典成为宗教、哲学、政治、法律、道德、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以及风俗习惯的理论依据。王权与神权紧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