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录
五德终始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念。“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终始”指“五德”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邹衍常常以这个学说来为历史变迁、王朝兴衰作解释。
纵观历史,为了帝位,兄弟反目,互相谋害毒杀…上演了各种夺位、篡位的历史大剧。说起杀兄夺嫡的篡位皇帝,人们就会想起刀光剑影的唐朝玄武门事变。其实,二千多年来的中国帝王史,杀兄夺嫡的篡位皇帝何止李世民一人。千百年来,父子反目的大戏轮番上...
据传春秋战国之际,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著写《老子》,阐述他的哲学思想。在后人心目中,老子是一位大耳下垂、须发皆白,但精神爽朗,神态安详,乘青牛而隐逸的老者。可是老子乘青牛出关的说法却不见于《史记》。仅此而已,并无“乘青牛车”的记载。...
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六年,著名数学家、天文历算学家祖冲之在总结前人的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自己实际测量和精确运算,编制了一部优秀的历法——大明历,这是南朝最优秀的历法。祖冲之编制大明历的最大创造性就表现在将东晋虞喜发现的岁差现象引入...
在所有的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多,这是由于君主既需要宰相帮助办理政事,又担心宰相的权位过重,危及自身的权力。但有许多宰相上忠心为国,下勤政为民,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成为千古传颂的一代名相,因为他们的所处的地位左右着当时朝政的走向。因此,他们的施政的方...
庆历和议即公元1044年的“宋夏和议”,西夏元昊向北宋称臣,但北宋每年给西夏岁币绢15万匹、7万两银和3万斤茶叶,北宋付出岁币成为“君”,保一方“国泰民安”。
北汉(951年―979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之一,也是十国中最后一个政权。刘崇所建。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南),称太原府。盛时疆域十二州(一作十州),约为今山西省中部和北部。公元951年,后汉大将郭威因被后汉隐帝(刘承佑)猜忌,反叛。汉隐帝为溃军所杀...
赵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国君嬴姓赵氏,为商朝名臣飞廉(蜚廉)次子季胜之后,原为赵侯。至造父以下六世至奄父,奄父生叔代,叔代以下五世至赵夙,赵夙孙赵衰事...
后周(951年-960年)是五代十国之一,是五代的最后一个朝代,从951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灭后汉开国,至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宋,定都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历经三帝,享国10年。
王无能(1892-1933年)独脚戏、滑稽戏演员。本名念祖,小名阿魁;幼年时辫子奇细,故绰号为“小辫子阿魁”。苏州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左右随父来沪,在文明书局编辑所附设之文明小学就读,后因家贫辍学学艺,在笑舞台唱文明戏,工丑角,擅演书僮、篾片、小贩等穿马甲的小人物,故称"马甲...[百科]
中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钟永乐大钟,铸成于明永乐年间,该钟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钟之一。钟身用圈形,外范分七层,逐层与范心套合,至钟顶部,将先铸成的钟纽嵌入,浇铸后成为一体。永乐大钟通高6.75米,肩外径2.4米,口沿外径3.3米。钟体内外遍铸的端正清晰的经文,共227000字,相传是...
吴越国(907-978)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由钱镠在公元907年所建。都城为钱塘(杭州)。强盛时拥有13州疆域,约为现今浙江全省、江苏东南部和福建东北部,全盛时其范围包括今之浙江全境、上海全境、苏州全境和福建福州。
王谢二贤是指东晋时期的王导和谢玄两人。王导是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谢玄是谢裒之孙,谢奕之子,谢安之侄。东晋时期军事家。谢玄有经国才略,善于治军。早年为大司马桓温部将。
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显德七年(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
十一月一日,曹丕封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行使汉朝正朔和使用天子礼乐。县授匈奴南单于呼厨泉魏国玺绶,并赐青盖车、乘舆等。曹丕在改朝换代之际,对职官制度进行了若干重要改革。在经济方面,曹丕继续推行屯田制,重视水利建设。总之,曹丕称帝代汉后,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