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复古“前七子”明代,朝廷制订了八股文科举考试制度,天下文人遂将注意力悉数转向“四书五经”,而对于其他古书典籍则概不涉阅。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一个文学团体——“前七子”,提倡复古,学习情文并茂的汉魏盛唐诗歌,以消除八股文对文人造成的不利影响。前七子在当时...
亦作忽里勒台大会(蒙古语转写:Khuruldai,西里尔:Хуралдай),是古代蒙古及突厥民族的一种军政议会,负责推举部落的可汗或其他长官。蒙古帝国的所有大汗,例如成吉思汗及窝阔台汗都是由库里尔台大会所推选出来的。时至今日,库里尔台大会在突厥民族中则用来...
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在诸葛亮出山后,没有任何的官职,直到刘备取得荆州四郡时才拜军师中郎将,刘备集团之后的...
贵州苗乱,又称古州苗民起义,清史称为古州苗乱、贵州苗乱、苗民叛乱,是中国康乾盛世时期的一次大规模的苗族人民起义运动。
宋元战争,1271年之前又叫宋蒙战争,是蒙古帝国(1271年改国号元)对南宋的战争,从第一次1235年-1241年和第二次1253年-1259年,到第三次1268年-1279年。与蒙灭西夏之战和蒙金战争不同之处就是蒙古对南宋战争曾因中间内乱与南宋时战时和,而蒙古骑兵也并没有像对西夏一样在...
由此可以推出,虽然从天文学上说,小暑时北半球的光照时间己经缩短,但是真正炎热的夏天还没有到,于是就被称为小暑,并且民谚也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时至小暑,已是初伏前后,到处绿树浓阴,很多地区的平均气温已接近30度,时有热浪袭人之感,时有暴风骤雨来临。所以这一时期雨量...[百科]
俺答汗于十一月遣使节谒见王崇古,请求封号并开通边境互市。王崇古答允,但要求俺答汗缚献背叛朝廷的白莲教主赵全等人。十二月,俺答汗将赵全捆绑送往北京,明朝也派遣使节将把汉那吉等人送归俺答汗。与此同时,兵部根据王崇古的奏议,制定出了通贡互市的有关条例。在俺答汗带...
在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人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可见“秋分”在二十四节气中占有比较特殊的位置。其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百科]
现存塔基洞门内,刻有梵、藏、八思巴蒙古文、回鹘文、汉文、西夏文文字的陀罗尼经咒颂文,是我国古文字的珍贵文物。佛经两侧、券顶刻有四大天王及大、小佛像。四大天王是我国古代少见的、用许多石块拼集起来的整浮雕。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在反对骈文、提倡古文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柳宗元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大家,他更多地从创作实践上推动了古文运动,以风格含蓄凝敛、精密深刻的作品显示了散文在思想和艺术表现上的优越性,使骈文逐渐失去了...
九州是中国古代典籍中所记载的夏、商、周时代的地域区划,后成为中国的代称。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禹贡》是战国后期学者所作。
随着蒙古帝国的崛起,南宋政权最终于1279年淹没在蒙古铁骑的滚滚铁流之中。
杜洛周起义,发生在北魏孝昌元年(525年),北魏柔玄镇(今内蒙古兴和西北)人杜洛周聚众反对北魏统治的起义。是年八月,北魏柔玄镇人杜洛周于上谷(今河北怀来)聚众起义,改年号真王。义军攻陷附近郡县。当时,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南)人高欢、尉景等都响应杜洛周。
民谚“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宰猪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贴窗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贴对于”是小年民俗的生动写照。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俗称“小过年”或“过小年”。小年主要的节庆活动有扫年和祭灶两项。[百科]
蒙古中统元年至二年(1260年一1261年),忽必烈为巩固汗位,讨伐其弟阿里不哥的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