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运(佛教),又继承孔孟正宗(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是宋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汉儒治经重名物训诂,宋儒则重阐释义理、兼谈性命,因有此称。理学是中国古代精致、完备的理论体系...
然而,南宋政权由于当权者昏庸无道、不思进取,大臣专权,对金朝一味屈膝求和,尖锐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激起了汹涌的人民起义,南宋政权在内忧外患之中摇摇欲坠。随着蒙古帝国的崛起,南宋政权最终于1279年淹没在蒙古铁骑的滚滚铁流之中。
宋国(公元前1114年-公元前286年),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国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周初被周天子封为公爵,国君子姓宋氏。共传三十四君,享国八百二十九年。西周初期,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平定三监之乱,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于公元前1114年封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于商朝的旧都商丘,...
此战,是宋金战争中一次大规模会战。南宋轻率集结重兵,仓促进行反攻,在战役指挥上恃众轻敌,互不协同,以致大败。金军及时调整部署,集中兵力,出其不意,一举获胜
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显德七年(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河南开封),改元建隆。后通过杯酒...
明前期,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出使西洋。到1433年,郑和前后出使西洋共七次,经历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他们从各国换回珠宝、香料和药材等特产。他精明能干,谦恭谨慎,勇于负责,被朱棣视为心腹。...
宋、辽自澶渊之盟缔结后,双方都采取了一些措施,互致友好。宋、辽原先在边境地区设有互市市场即榷场,专设有官员监督贸易和征税,商人入场贸易,须缴纳商税,支付牙钱。除此之外,景德二年二月,宋还命开封府推官、太子中允、地集贤院孙仅担任辽国母生辰使,出使辽国...
元和中兴是指唐朝唐宪宗在位时因治国有方,国家政治一度回到正轨的时代,视为中兴之局。由于唐宪宗在位是用元和为其在位期间之年号,因而得名。唐宪宗是个奋发有为的皇帝,他即位后,“读列圣实录,见贞观、开元故事,竦慕不能释卷”,他把“太宗之创业”、“玄宗之治理”,都当作效法...
太平兴国二年,宋太宗尽罢节镇统辖支郡,实施分路而治。北宋初年,宋太祖鉴于唐末五代藩镇统辖诸州财赋,拥兵割据之祸,设勾当某路计度转运使,在路上管理军队粮饷。后又设置诸道转运司,专主财赋,征收当地赋税,再上缴中央。其长官为转运使,下有属官。转运司因主管财赋...
七和卓之乱,是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流亡于浩罕的白山派和卓后裔入侵中国新疆西南部的事件。这次入侵以卡塔条勒、倭里罕、克齐克罕、塔瓦克尔、萨比尔罕、阿克恰于、伊善罕七人为首,因七人皆为波罗尼都后裔、和卓玉素普的子侄,故称“七和卓”。
崇祯十七年春节,李自成正式宣布建国。改西安为西京,国号“大顺”,建元“永昌”。李自成在西安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了农民政权的中央机构,大力推行各项革命措施。同时继续推行“均田免赋”“割富济贫”等政策,安置流民,稳定物价,废除八股。又敕令各营加紧练兵,积极...
古代十大名厨分别为:伊尹、易牙、太和公、膳祖、梵正、刘娘子、董小宛、宋五嫂、萧美人、王小余。
南朝宋(420-479年),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也是南朝四个朝代中存在时间最久、疆域最大、国力最强的朝代。共传四世,历经九帝,享国60年。因国君姓刘,为与后来赵匡胤建立的宋朝相区别,故又称为刘宋;又按五德终始之说,其为水德,故又称水宋。刘裕...
新旧党争是北宋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围绕在王安石变法新政的执行上所引发的一场党争。新党支持新政,旧党反对新政。新政虽切中时弊,然朝中守旧大臣极力反对,其中不乏有影响力的人物,如韩琦、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等,王安石唯有引用吕惠卿、曾布、章惇及韩绛等新人。新...
司马光等在宣仁太后的大力支持下,逐步废除了王安石的全部新法,同时坚决打击变法派人物和奉行新法的各级官僚。它以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短套,首尾一韵,再集合不同宫调的若干短套联成可以说唱的长篇故事,因此称为“诸宫调”。《西厢记诸宫调》是迄今惟一保存完整的诸宫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