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
李冰通过实地考察,总结历代民众治水的经验,巧妙地因势利导,于今四川灌县西部,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内江为引水总干渠,由飞沙堰、人字堤和宝瓶口控制泥沙及对水量进行再调节。由于三大主要工程的合理规划布局和精心设计施工,都江堰水利工程发挥了良好的引水、防沙、排洪等综...
中华民国15年(公元1926年),湖南高等学堂正式定名湖南大学,仍就书院基址扩建至今。
1153年,宋代画家米友仁去世。在北宋末南宋初,米友仁以他著名的江南山水画活跃在画坛上。在二米之前,山水画崇尚精确细致表现客观景物,米友仁则在运用简率的泼墨来表现江南烟云迷漫的山水境界有了较大的突破。他早岁孤贫,成年后出游扬州等地,往来于长江中下游及江淮之间,过着四海飘零的生...
隋唐好汉在贾家楼(也称贾柳楼)结义的瓦岗寨四十六友,他们义薄云天,先于瓦岗寨聚义反隋,先以程咬金为首,后以李密为首;后众人归唐,于李世民麾下效力,李密又反唐被诛;李世民后众人合力辅助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
弘道元年十二月四日,唐高宗李治在贞观殿病死,在位25年,终年56岁。高宗在位期间,在国内推行均田制及垦荒,国家编户数字上升;发展科举制,选用有才能的低品级官吏任宰相,削弱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宰相)权力;修订律令格式,令人撰成《唐律疏议》颁行全国。显庆末年,因为患病,眼睛...
他的文学主张也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尤其是他的“讽喻诗”,反映了广泛的生活画面,表现出统治阶级残酷压迫劳动人民的普遍状况。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祖籍太原,后卜居下邽,中唐新乐府诗歌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他的优秀作品大多反映现实...
从此,他的学说成为理学的正综,成为官方哲学,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刑部给戴名世定的是“大逆”罪,依法凌迟。方孝标早死,应戮尸锉骨。龙云鄂自首,将其妻、子发配宁古塔。于是开恩将戴名世一人减刑砍头,其余皆免死罪,有的送往黑龙江,有的配入旗籍为奴。
"清末四公子"逢中西交撞、新旧过渡的大变革年代;"民国四公子",则无尚存文采风流。
有迹象表明,这些墓葬的墓主,有可能就是秦二世杀害的公子公主。胡亥准许了这一请求,并赐钱十万予以安葬。秦时专制制度的明显弊病,已经严重妨碍了政治机器的正常运行。秦二世及其随从由成阳东北行,抵达碣石,又沿海岸南下,至于会稽,又再次北上至辽东,然后回归咸阳。这一现象的极...
神龙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则天去世,享年82岁。太后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王皇后、萧淑妃二族及褚遂良、韩瑶、柳爽亲属等都赦罪。武后遗诏要与高宗合葬乾陵。百官详细讨论后,中宗下诏,遵从武后的遗愿合葬。神龙二年五月十八日,葬则天大圣皇后于乾陵。牡丹栽培成了时代潮流,并...
1073年,周敦颐去世。周敦颐吸收佛、道的学说,建造了一个纳自然、社会、人生为统一体系的宇宙生成模式,为进一步融合儒佛道思想开了道路。宋颁行《武经七书》中国传统兵学到宋代最后趋向定型,其标志是《武经七书》的颁行。《武经七书》在中国军事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古代战争实践...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十日,明太祖朱元璋去世。朱元璋于1368年称帝建明,到1388年实现了祖国的统一。朱元璋以猛治国,尤其是锦衣卫和廷杖的建立和实施,使许多功勋卓著的文臣武将惨遭杀害,导致贤佞不分,遗害无穷。尽管如此,朱元璋仍可称为封建社会里有所作为的帝王和政治家,他在位期间,衽了...
淳化三年七月,宋朝宰相赵普去世,享年71岁。赵普,字则平,幽州蓟县人。赵普因拥戴太祖有功,乾德二年便居宰相高位,从此为相10余年。在统一诸国的战争中,赵普参与制定“先南后北”的方略。淳化三年病死,谥忠献,追封真定王。赵普赵普为相,刚毅果断,能以天下为已任,但性情深沉多虑,缺乏...
李靖与李勣趁夜袭击颉利,李靖在阴山俘突厥千余帐,杀死突厥万余人,俘虏10万余人;李勣亦俘5万人。颉利可汗被抓获。入唐,赐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单名勣。李世民即位后,任命他为并州总管。二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