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
永熙三年(534年),高欢在洛阳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改年号天平。次年正月,宇文泰等拥立元宝炬为帝,是为文帝。改年号大统,史称西魏。
郭象,字子玄,河南洛阳人。西晋玄学家。少有才理,好《老》、《庄》,能清言,常闲居。辟司徒掾,稍迁黄门侍郎。东海王司马越引为太傅主簿,甚见亲委。任职专权,为时论所轻。尝以向秀《庄子注》为己注,述而广之。一说窃注之事,恐未必信。力倡“独化论”,主张名教即自然,为当时玄...[百科]
次年,绿林山一带发生疫病,起义军分兵转移,一路由王常、成丹率领,西入南郡,称下江兵;一路由王匡、王凤、马武率领,北上南阳,称新市兵。
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田林等地。各地形制不同。南丹县里湖、瑶寨一带的大鼓,多用整段樟木掏空作鼓框,上口单面蒙以未经处理的带毛牛皮,用竹钉固定,鼓面直径60厘米~70厘米、鼓高90厘米~100厘米,下端敞口。[百科]
虽然曹操出兵,及后到的孙坚夺战,但其他军队只驻军不加援助,而董卓又放弃洛阳,挟天子迁都长安,关东军起了内讧,联军决裂,形成群雄割据的局面。
九年十月,殷浩得知后赵降将张遇在关中叛秦,又以为梁安、雷弱儿已将一切安排妥当,于是率七万大军,以姚襄为先锋,自寿春出师北伐,准备进据洛阳,修复园陵。
赵青(1936.11):汉,别名赵露丹、赵青鸾。女。山东省肥城市人。中国歌剧舞剧院主要演员,新中国第一代舞蹈表演艺术家,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连任第五、六、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舞蹈家协会顾问等职。近年著有《...[百科]
高山语称帕努欧欧、勃里、拉里各丹。[百科]
穆桂英挂帅,为豫剧作品,原名《老征东》或《杨文广夺印》;1954年,经宋词改编,更名《穆桂英挂帅》,由河南省洛阳市豫剧团演出;剧本于1956年出版,收入《戏曲选》第3卷(1959);其主要剧情为:杨家将屡次率兵击溃辽军,保住了大宋江山,天下太平;佘太君离朝带领全家转回河东,然而忠...[百科]
随后朱全忠胁迫昭宗迁都洛阳,长安成为一片废墟。这样,朱全忠通过杀朝臣诸王,弑昭宗拥立幼主,铲除异已,大权独揽,为自己称帝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北魏迁都洛阳后,全国佛寺多达3万余所。至此,南北各地佛教艺术异彩纷呈,新疆若羌拜城、库车、甘肃敦煌、麦积山、炳灵寺等石窟寺院壁画,代表了这一时期佛教绘画的辉煌成就。
另外六位分别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冯小怜、一代妖姬苏妲己、命运凄惨的赵飞燕、与西施比美的郑旦、千金一笑的褒姒、因《洛神赋》被传为“洛神”的甄氏(甄宓)。
乂兵败被杀;司马越奉惠帝之命攻打颖,失败后颙乘机攻占洛阳,独揽朝政。“八王之乱”至此方告结束。在魏晋碑体中独具特色,姿态非凡。
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成功东迁至洛阳,并在曹操的控制下迁都许,李郭之乱结束,进入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期。李郭之乱给关中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史称“强者四散,蠃者相食,二三年间,关中无复人迹”。
王昶字文舒,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太原)人。生卒年不详。少时知名,初为曹丕的文学侍从,曹丕继位之后,王昶由散骑侍郎转任洛阳典农、兖州刺史。胡遵安定人。曹魏后期重要将领。先后担任征东将军、征东大将军、卫将军等职,死后追封车骑将军。他有六子,最著名者是胡奋,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