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清政府代表经过南北议和后,于1912年2月9日向清政府递送了有关清帝退位优待条件的修正案;隆裕太后代表清廷认可了这一条件,并于2月12日以太后名义颁布了《退位诏书》,溥仪退位。根据优待条例,“宣...
贵州苗乱,又称古州苗民起义,清史称为古州苗乱、贵州苗乱、苗民叛乱,是中国康乾盛世时期的一次大规模的苗族人民起义运动。
罗卜藏丹津自以为有天然屏障,可高枕无忧,况且白天清军已被打得大败,丝毫没有防备,结果被清军杀得大败后而逃窜到郭隆寺,与胡必尔汗会合。还没等二人商好对策,岳钟琪大军已包围了郭隆寺,岳钟琪亲自指挥一举攻下郭隆寺。
清灭大顺之战的胜利标志着清军入主中原的最大障碍被消灭,清军大批进关驰入中原。清军入关标志着明王朝的倾亡和清王朝统一全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不可否认,它在明清史上对全国范围而言,一时使阶级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而...
廓尔喀之役,又称清反击廓尔喀之战、清平定廓尔喀,尼泊尔方面称为尼泊尔—中国战争(尼泊尔语Nepāl-ChīnYuddh),是清乾隆年间清军反击廓尔喀(尼泊尔王国)入侵我国西藏的战争。廓尔喀是统治尼泊尔的部族,受西藏喇嘛沙玛尔巴唆使,以贸易与边界纠纷为由,于乾隆五...
作为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早期的重要作家,桐城三祖为桐城派的兴起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桐城三祖各有千秋,方苞以学问胜,刘大櫆以才气胜,姚鼐以见识胜。
满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的政权,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入关之后,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十帝,再加上入关前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被世人统称为“清朝十二帝”。在满清统治下...
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极力主张汉化,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加速汉化进程。魏初,鲜卑、汉官号杂用,迁都后,孝文帝用王肃改定官制,一依魏晋南朝制度。五月,孝文帝又禁胡服、禁鲜卑语。同时,规定随迁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河南洛阳为原籍,死后不得还葬代北。此...
宋代三豪主要是指杜默、石延年、欧阳修三人。关于“宋代三豪”称谓的由来,见于道学三先生之一的石介所作的《三豪诗》,“曼卿(石延年)豪于诗,永叔(欧阳修)豪于词,师雄(杜默)歌亦豪,三人宜同称”,所以就有了“三豪”的合称。石延年的诗文词深意美,颇具豪放飘逸的诗...
廓尔喀之役,是清乾隆年间清军平定廓尔喀(尼泊尔王国)入侵中国西藏的战争。廓尔喀是统治尼泊尔的部族,受西藏喇嘛沙玛尔巴唆使,以贸易与边界纠纷为由,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侵入西藏聂拉木、济咙(在今西藏吉隆县南部)等地。清廷随即调兵进剿。次年(1789年)...
这3个藩王本来是投降清朝的明军将领,一个是引清兵进关的吴三桂,一个叫尚可喜,一个叫耿仲明。康熙帝并没有被他们吓倒,一面调兵遣将,集中兵力讨伐吴三桂,一面停止撤销尚之信、耿精忠的藩王称号,把他们稳住。1681年,清军分3路攻进云南昆明,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自杀,...
两军对阵,噶尔丹将一万头骆驼缚住脚,驼背上叠加箱垛,盖着湿毡,环列如栅,称为驼城,以此抵御清军进攻。噶尔丹使出缓兵之计,派人至清营求和。这一年的三月,噶尔丹病死,余部投降。喀尔喀蒙古三部的几十万人马又重回到他们的漠北故乡,中国北部和西北部这才恢复了安宁。
隋文帝统一中国后,一面躬行俭朴,一面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巩固政权的措施。这种躬行节俭,使人民的负担相应得到减轻,而且有利于各项措施的推行。隋之富饶既非重敛于民,究其原因,与全国推行均田制有关。此外,杨坚安定政治,关陇集团的支持功不可没。在澄清吏治方面,杨坚得国以来,励...
1256年,20岁的文天祥进士及第,为宁海军节度使判官。次年,出任右丞相兼枢密使,至元营议和,他痛斥元朝统帅伯颜,被拘至镇江。1277年进兵江西,收复州县多处,终因寡不敌众,不久败退广东,坚持抵抗。赵昰小朝廷灭亡之后,被押到元大都,拘押3年。元世祖忽必烈屡劝其降,文天祥宁死不...
清君侧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奸臣。《公羊传·定公十三年》:“此逐君侧之恶人。”唐·李商隐《有感》诗:“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新唐书·仇士良传》:“如奸臣难制,誓以死清君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