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戏,福建省泉州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发祥地为福建泉州,发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高甲戏的传统剧目有九百多个,而演出剧目则分为“大气戏”(廷戏和...[百科]
这首乐曲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筝独奏曲。娄树华的《渔舟唱晚》,是中国古筝艺术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它是用古曲《归去来兮》为素材,发展编创而成者。创作于1938年——1939年之际。一经问世就开创了筝曲的新纪元。经过50多年表演证明,是一首受到中外音乐...[百科]
潮剧,因形成于广东潮汕地区而得名,俗称“潮调”、“潮音戏”、“白字仔戏”,明末已在闽南的诏安、云霄、平和、东山、漳浦、南靖等地广为流传,与梨园戏关系密切。潮剧,中国十大剧种之一,广东三大剧种之一种,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南国奇葩”的美誉,以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和独特的表...[百科]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有用脚蹴、蹋、踢的含义,“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中国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而从汉代开始又成为兵家练...[百科]
翻花绳,中国民间流传的儿童游戏。在中国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称法,如线翻花、翻花鼓、挑绷绷、解股等等。这是一种利用绳子玩的玩意,只需灵巧的手指,就可翻转出许多的花样。在马来西亚,翻绳用的绳子一般是橡胶圈(橡皮筋,河南东南部就把该游戏称为”开胶“),国外的材料则有毛线...[百科]
短箫是朝鲜族竖吹乐器,外形与洞箫相似。朝鲜语称“单扫”。流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其他朝鲜族聚居地区。[百科]
管身竹制,多采用当地生长的青竹制作,管体上下去节中空,管长15厘米~19厘米,管尾外径1.2厘米、内径0.8厘米,管身正面开有六或七个圆形按音孔,孔距均等,不设背孔,竹管上端置一簧哨。簧哨是用芦苇修薄压扁后制成的双簧哨片,长约6厘米,上端哨口宽0.9厘米,下端插入管身上口1厘米。此外...[百科]
老学:苏张(苏秦和张仪)、鬼谷一派,申、韩一派;杨朱一派,庄、列一派,尹文一派。他通天彻地,智慧卓绝,人不能及。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不测;三曰言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辩,万口莫当;四曰...[百科]
舞场以拉古瓢琴者为中心,女性围于内圈,男性围于外圈,边歌边舞。舞步单一而舒缓,配以女性盛装,显得古朴、典雅而大方。这是贵州省黔南和黔东南苗族的一种传统舞蹈乐器,在三都水族自治县都江片区和丹寨县的雅灰乡送陇村、南皋等地区的苗族村寨,尤其是送陇村,传承与保留较...[百科]
2010年,沈培艺以编剧、撰稿、导演、编舞以及主演集于一身,独立创作完成一部集文学、舞蹈、戏剧、绘画、音乐为一体的舞蹈诗《梦里落花》。2011年4月,担任湖南卫视《舞动奇迹第三季》的舞蹈评委。2012年9月1日,沈培艺发起“培艺艺术基金”,并担任此基金艺术总监及专家委员会主任...[百科]
与其外形类似的还有上低音号、中音号,音域略有不同。都是属于大号家族。[百科]
也有把早霜叫“菊花霜”的,因为此时菊花盛开,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百科]
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等地区,并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它是由明末儒林戏与清初的平讲戏、江湖戏,在清末(光绪至宣统年间)融合而成的多声腔剧种,俗称“前三合响”,雅称“榕腔”或“闽腔”。闽剧风格高雅、潇洒,道白清晰,唱腔优美,婉转流畅,演员在表演中重视运用手、眼、身、法、步...[百科]
是一种有着三百多年历史,悠远的原始文化传承的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它植根于中国东北民间文化,属于中国走唱类曲艺曲种,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和河北省东北部等地区。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百科]
象脚鼓外形似一只精美的高脚酒杯,它是用一整段木材(或几块木料拼粘)制作,通体中空,上端是杯形共鸣体,鼓面蒙皮,鼓皮四周用细牛皮条勒紧,拴系于鼓腔下部,并可调节其张紧度。鼓身外表涂漆,鼓腰和鼓的下半部,雕有装饰图案,有的还在鼓身上系有花绸带和彩球。[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