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
张读(约公元八五三年前后在世)字圣用,(书录解题作圣朋。此从旧唐书张荐传及新唐书志注)深州陆浑人,张荐之孙。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宣宗大中中前后在世。年十九,登进士第。有俊才。累官至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典贡举,时称得士。位终尚书左丞。读著有建中西狩录十卷,宣室志$#...[书籍]
◎总统寿辰祝嘏记民国三年九月十六日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正式大总统袁世凯寿辰。袁大总统自就任正式总统以来,此其第一次寿辰也。大总统本诞生于前清咸丰九年八月二十日。此次以九月十六日为寿辰,盖以清时用阴历,民国用阳历,月日时有参差。当六月间总统府礼官处,曾查...[书籍]
读书附志宋赵希弁●卷上◎经类△《石经周易》右《周易》十卷。经注六万六千八百四十四字。将仕郎守国子助教臣杨钧、朝议郎守国子《毛诗》博士柱国臣孙逢吉书。△《石经尚书》右《尚书》十三卷。经注并序八万一千九百四十四字。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臣周德贞书...[书籍]
《聊斋志异》是中国最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浦松龄(1640-1715)。浦松龄出身没落地主家庭,从小就势衷科举,但一生不得志,生少贫困,靠设馆教书养家糊口。穷悉潦倒的一生,使他对科举制度的腐朽和封建仕途的黑暗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并与下层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书籍]
五国故事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南汉”条下称刘晟本二名,上一字犯宣祖讳,去之,则北宋人。又“南唐”条下称尝以其事质於江南一朝士,则犹在宋初,得见李氏旧臣也。中於南汉称彭城氏,於留从效姓称娄。钱塘厉鹗跋,以为吴越国人入宋所作,避武肃王讳。然闽王“延...[书籍]
〈上略〉夫主將之灋,務擥英雄之心,賞祿有功,通志於眾,故與眾同好,靡不成與眾同惡,靡不傾。治國安家,得人也,亡國破家,失人也,含氣之類,咸願得其志。軍讖曰:柔能制剛,弱能制強。柔者,德也。剛者,賊也。弱者,人之所助。強者,怨之所攻。柔有所設,剛有所施,弱有所用,強...[书籍]
《四库全书长物志》(明)文震亨撰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十长物志杂家类四杂品之属臣等谨按长物志十二卷明文震亨撰震亨字启美长洲人崇祯中官武英殿中书舎人以善琴供奉是编分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榻器具位置衣饰舟车蔬果香茗十二类其曰长物盖取世说中王恭语也所论皆闲适游戏之事纎...[书籍]
导言吾国先哲精研史学者,以刘知幾、章学诚二氏为最著,刘氏《史通》外篇,有《史官建置》、《历代正史》两篇,所论自上古迄唐初之史学源流演变,即中国史学史之滥觞也。章氏曾仿朱彝尊《经义考》之例,撰《史籍考》,寻其义例,盖欲藉乙部之典籍,明史学之源流,体大思精,信为杰作,...[书籍]
在社会科学领域,常规的学术研究,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从文献学的意义上解决“有什么”的问题,二是从历史学的意义上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三是从哲学的意义上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如果愿意,你也可以把它们看作成三个层次或三种境界。其中,“有什么”当属基础层...[书籍]
历来方志,不载刑法,旧草有之,过为简略。分纂黄君,殚精于此,爰搜古今,凡在苏境,涉司法者,上溯正史,并及《实录》,下逮杂史。藩国兴狱,两汉最甚。吴楚之刑,反形已具。其他诸狱,不免枉诬。六代都此,赦令颇多。恤刑听讼,亦见注重,尝议访律,迄未施行。时有异狱,仍多矜宥。...[书籍]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题材广泛,...[书籍]
三略直解卷上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尽心,赏碌有功,通志于众。故与众同好靡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含气之类,咸愿得其志。《军谶》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人之所助;强者,人之所攻。”...[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十一广博物志类书类提要【臣】等谨案广博物志五十卷明董斯张撰斯张字遐周乌程人国子监生以洽闻周见有声于时所著述甚多此书名为广张华博物志而作其实分门事名目琐碎颇近后世类家与博物志原例不甚相合书中分大目二十有二子目一百六十有七所载...[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八三刘家集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三刘家集一巻宋刘涣刘恕刘羲仲之遗文也涣字凝之筠州人登天圣八年进士为颍上令以太子中允致仕长子恕字道原举进士入髙等授钜鹿主簿迁知和川翁源二县司马光受诏修资治通鉴奏请同修转著作郎与王安石不平告归终养改秘书丞就家续成前书长子...[书籍]
对于楚国的历史和文化,假如说“光辉灿烂”,诚然正确,可惜未脱俗套,全无传神之妙。也许,只有借用《文心雕龙》评楚辞的话“惊才绝艳”,才足以当之。令人遗憾的是,在全国通行的历史教材中,楚国的历史和文化至今仍被等闲视之,而北方中心论或者中原中心论则几乎成了定律了...[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