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曹寅撰集书目经经类附易易类附诗诗补遗诗类附书书类附春秋春秋补遗礼礼补遗礼类附乐乐补遗小学理学韵学字学○书目古今书目【抄本一册】天下书目【抄本四册】文渊阁书目【明少师杨东里编五卷五册】秘阁书目【明瀛洲遗叟序录一卷二...[书籍]
北齐书五十卷,作者唐李百药,内容记载了公元五三四年前后北魏分裂,东魏政权建立,中经五五○年齐代东魏,到五七七年齐亡为止的王朝兴亡史。为了区别於曾经割据江淮的齐朝,后人称之为「北齐」。和北魏一样,东魏--北齐仍然是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联合统治的封建政权。它的疆域南阻长江,和梁、...[书籍]
1920年叶氏观古堂刻三次修改本,1935年其子启倬编入《郋园先生全书》,又据此版重印。叶德辉(1864~1927),湖南长沙人,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吏部主事。该书以笔记体裁系统地介绍了有关中国历代雕版印刷书籍的各项专门知识。从书籍和版本的各种名称宋...[书籍]
《化书》道书名。全称《谭子化书》别称《齐丘子》传五代谭峭作此书,曾求序于南唐大臣宋齐丘,齐丘窃为己作而序之,故有齐丘子名。属富有浓厚哲学思想内容的著作。六卷,一作一卷。唐五代间谭峭撰。约成书于五代南唐时期(十世纪末)。本书《宋史。艺...[书籍]
出为隋州刺史,进位大将军。后征还,遇皇妣寝疾三年,昼夜不离左右,代称纯孝。宇文护执政,尤忌高祖,屡将害焉,大将军侯伏、侯寿等匡护得免。其后袭爵隋国公。武帝聘高祖长女为皇太子妃,益加礼重。齐王宪言于帝曰:"普六茹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恐非人下,请早除之。"帝曰:"此止...[书籍]
尚书清河崔琰与帝兄朗善,亦谓朗曰:"君弟聪亮明允,刚断英特,非子所及也。"汉建安六年,郡举上计掾。魏武帝为司空,闻而辟之。帝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坚卧不动。及魏武为丞相,又辟为文学掾,敕行者曰:"若复盘桓,便收之。"帝惧而就职。于...[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二书传书类提要【臣】等谨案书传二十卷宋苏轼撰尚书所载皆帝王大政轼究心经世之学明于事势而又长于议论故其诠解经义于治乱兴亡之故披抉明畅较他经独为擅长其释禹贡三江定为南江中江北江本诸郑康成逺有端绪但未尝详审经文攷覈水道而附益以味别...[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二尚书考异书类提要【臣】等谨案尚书考异五卷明梅鷟撰鷟旌徳人正徳癸酉举人官南京国子监助教终盐课司提举世传古文尚书孔安国传出扵东晋梅赜赜自言受之臧曹曹受之梁柳柳受之苏愉愉受之郑冲宋呉棫朱子元呉澄皆尝辨其伪然但据其难易以决真伪未及...[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八四书留书四书类提要【臣】等谨案四书留书六卷明章世纯撰世纯字大力临川人天啓辛酉举人官至栁州府知府是编説四书者六卷又内集一卷乃所着子书散集一卷乃所作笔记明史艺文志总题曰留书入之儒家类中然...[书籍]
自署称儒林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前桂州修仁令,盖宋初人也。其称三楚者,以长沙马殷、武陵周行逢、江陵高季兴皆据楚地称王,故论次其兴废本末,以一国为一卷。其中与史牴牾不合者甚多,如马殷本为武安节度使刘建锋先锋指挥使,佐之夺湖南,及建锋为陈瞻所杀,军中迎殷...[书籍]
《陈书》是记载南朝陈(公元557年~公元589年)的纪传体史书,作者为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时的姚思廉,包括本纪六卷、列传三十卷,共三十六卷,这是二十四史中卷数最少的一部。姚思廉(公元557年~公元637年),本名简,雍州万年(今中国中西部陕西西安)人。父亲姚察...[书籍]
宋孝武帝时,官武陵太宋,后累迁至尚书令。入齐,转侍中,溢简穆。王僧虔是南朝齐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通文史,精音律。少即善书,得家传,工隶、行、草书。宋文帝刘义隆见其书素扇,遂感叹:“非唯迹逾子敬,方当器雅过之。”宋孝武帝(刘骏)欲...[书籍]
隋书八十五卷,包括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公元六二一年(唐武德四年),令狐德棻建议修梁、陈、北齐、北周、隋等各朝史。次年,唐朝廷命史臣着手编撰,但历时数年,没有成书。六二九年(贞观三年),重修五朝史,由魏徵「纪知其务」,並主编隋书。参加隋书...[书籍]
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徐州(今属江苏)人。国亡后为宋所俘,后被毒死。善诗文,音乐、书画,尤工词。后人把他及其父李璟(中主)的作品,合刻为《南唐二主词》。《书述》言书有七字法,谓之“拨镫”,自卫夫人并钟、王,传授于欧、颜、褚、陆等,流传于此时。壮...[书籍]
《北齐书》唐·李百药撰《北齐书》它虽以记载北朝北齐的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到南宋时,五十卷的《北齐书》仅剩一卷帝纪、十六卷列传是李百药的原文;其余各卷,都是后人根据唐代史家李延寿...[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