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
南史八十卷,北史一百卷,唐李延寿撰。南史起公元四二○年(宋武帝永初元年),终公元五八九年(陈后主祯明三年),记述南朝宋、南齐、梁、陈四个封建政权共一百七十年的历史。北史起公元三八六年(北魏道武帝登国元...[书籍]
《北梦琐言》,唐五代笔记小说集,尔雨堂丛书本。宋代孙光宪撰,原帙三十卷,今本仅存二十卷。《北梦琐言》记载唐武宗迄五代十国的史事,包含诸多文人士大夫言行与政治史实,为研究晚唐五代史提供了可贵材料...[书籍]
本書(一冊八三面四九、八○○字)集刊三種文獻:一為「鄭氏關係文書」,二為「石井本宗族譜」,三為「海外異傳」。所謂「鄭氏關係文書」,乃為日本前東京帝國大學教授市村讚次郎於清光緒二十七年夏在北京(今北平)紫禁城內閣東大庫檢出有關臺灣鄭氏之文書。...[书籍]
主要是对开元以后音乐、歌舞、俳优、乐器等问题的考证,并录有歌舞艺人,可考知有唐一代音乐体制的变化,是研究唐代后期礼乐制度、音乐、舞蹈、戏曲发展轨迹的宝贵资料,可补《教坊记》之不足。在“唐时乐制,绝无传者”的情况下,该书被《唐书》、《文献通考》、《乐...[书籍]
对于普通读者和一般家庭来说,一套既荟萃了传统文化精华,又在内容和形式上兼顾到现代人阅读口味的、编校装帧精良而价格低廉的古典名著丛书,可能是既高雅又实用的。有见于此,我社积数年之力,隆重推出“百部中国古典名著”普及丛书,以飨读者。考虑到名著本身的代表性及各方面读者的...[书籍]
绘宗十二忌(元)饶自然撰一曰布置迫塞凡画山水,必先置绢素于明净之室,伺神闲意定,然后入思。小幅巨轴,随意经营。若障过数幅,壁过十丈,先以竹竿引炭煤朽布,山势高低、树木大小、楼阁人物一一位置得所,则立于数十步之外审而观之。自见其可,却将淡墨笔约具取定...[书籍]
清文宗实录选辑●道光三十年(一八五○、庚戌)春正月十四日(丁未),宣宗成皇帝宾天。--见「大清文宗显皇帝实录」卷一。二十六日(己未),上即皇帝位于太和殿。--见「大清文宗显皇帝实录」卷二。二月二十日(癸未),...[书籍]
喜文翰,嗜诗文,富于藏书,曾以6年之功,整理编次藏书,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编成《百川书志》20卷。体例仿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每书名之下有简明题解。分经、史、子、集4志,下分子目93门。是明代一部重要的提要目录。该目主要特色在于史部中的野史、...[书籍]
《爱日斋丛抄》五卷、《补遗》一卷、《续补》一卷,宋叶釐撰。叶釐,字子真,号坦斋,池州青阳(今属安徽)人,隐居九华山,以著书自娱。与洪咨夔、魏了翁、刘克庄等有交往。宋末监司论荐,补迪功郎、本州签判。著有《爱日斋丛抄》、《坦斋笔衡》。详见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卷八...[书籍]
《爱日斋丛抄》五卷、《补遗》一卷、《续补》一卷,宋叶釐撰。《爱日斋丛抄》见诸书志所载者,多不著撰者姓氏。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十二载有叶釐《爱日斋丛抄》十卷,又《坦斋笔衡》一卷。两书《说郛》均收录,前者题宋叶某撰,后者题宋叶釐撰。书...[书籍]
隋书八十五卷,包括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公元六二一年(唐武德四年),令狐德棻建议修梁、陈、北齐、北周、隋等各朝史。次年,唐朝廷命史臣着手编撰,但历时数年,没有成书。六二九年(贞观三年),重修五朝史,...[书籍]
作者:(宋)徐梦莘著宋代史学名著。二百五十卷。作者徐梦莘(1126~1207)﹐江西清江人。二十九岁举进士﹐一生大部分时间居家著述﹐至绍熙五年(1194)六十九岁时才撰成《三朝北盟会编》一书。“三朝”﹐指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三朝。该书...[书籍]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开始称《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司马迁,字子长,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后来,司马迁继任父亲...[书籍]
南史八十卷,北史一百卷,唐李延寿撰。南史起公元四二○年(宋武帝永初元年),终公元五八九年(陈后主祯明三年),记述南朝宋、南齐、梁、陈四个封建政权共一百七十年的历史。北史起公元三八六年(北魏道武帝登国元...[书籍]
全书共一百四十卷,由南宋末期的黎靖德编成,书的全名是朱子语类大全。朱子殁后,黎靖德收集其门人分记的语录(朱子所讲的话),将之编辑起来,并按其内容分类为二十六个项目。语类的内容生动,极具魁力。其中密布着师徒间紧凑的对答,且以口语式的文体记录下来,使朱...[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