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临灵方
本书由陈氏原文、注释和解说三部分组成:注释部分主要是对古今词义不同的字、词加以解释,帮助读者理解原文;解说部分则主要论述方剂的功用、主治及遣方用药之理,以期阐述陈氏之学术思想。全书语言流畅,内容丰富、实用,适合于中医药院校师生、中医临床工作者阅读、研习。[书籍]
金方镇年表吴廷燮撰●目录卷上卷下●金方镇年表卷上江宁吴廷燮撰序上京咸平东京北京中都南京西京河北东路山东西路河北西路○序叙曰金沿宋制每路首郡兵马总管实所兼司一路军权于焉攸寄中都五京重以留守留守领府尹兼兵马都总管帝所宅居不曰留守但曰府尹其余诸路总管十四咸平河间真定益都...[书籍]
《洪氏集验方》五卷,南宋洪遵(1120~1174)撰。遵官拜宰执。临政之暇,熟读医书,关心民瘼,收集医方,并事治疗,多获效验。晚年将其多年搜求有效医方刊刻成书,名《洪氏集验方》。初刻本仅存一部,是为孤本,今藏北京国家图书馆,《中华再造善本丛书》据孤...[书籍]
太平圣惠方宋·淳化三年王怀隐、陈昭遇等公元992年作者简介:王怀隐,河南商丘人,初为道士,精医药,住京城建隆观,太宗即位前,怀隐以汤剂治疗之。太平兴国(公元976)初,奉宋太宗诏还俗,充任尚药奉御,为皇室医药保健服务,后晋升为翰林医官使。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吴越王遣子钱惟浚...[书籍]
《孙真人海上方》,洞有旧石刻,第以碑小方多,字画伤于琐屑,不便检阅,且舛讹太甚,乃令生员谢沾细加订正,砻石大书。旧有木刻,病证列于目录,诗首止列号数,读者须寻病于前,而求方于后,尤为不便,兹将病证即列诗首,似亦省目。其他风药论及九转灵丹诸方...[书籍]
奇方类编清吴世昌奇方类编序戊戌春杪,予贸书于斋中,得晤东海徐成霞先生,遂得晋谒鹾使者鄂公,并晤竟陵王带存,钱塘梁帝培先生。咸不以予为鄙陋而忽之,然予亦不敢以市井习俗为诸前辈所共弃。初夏,江夏吴半千先生携有手录《奇方类编》一书。自头至足,男妇小儿,内外诸证,...[书籍]
医方歌括清王泰林半夏秫米汤(《素问》)和胃,泄卫通营治不寐。不寐由于厥气逆,阳不交阴理须汇。防己地黄(汤《金匮要略》)治独语,桂枝甘草二防(防己防风)比。酒渍绞汁不用煎,加重栀豉大黄汤枳实,酒疸心中痛懊。谷疸茵陈(蒿)汤(前方去豆豉、枳实,加茵陈蒿。)主治葶苈大枣...[书籍]
《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方》,又名《千金要方》。成书于652年。作者孙思邈。方济之,德逾于此”,所以千金名其书。《备急千金要方》自唐代到现代,中外翻刻版本有四十余种,大致可分为两类。此书30卷本内容,卷1为医学总论,包括医学伦理、本草、制药等...[书籍]
本书收集作者常用的外科经验方(包括五官科及皮肤科),分为升降部(系化学制剂类)、围药部、内消部、内护部、化毒部、拔毒部等共21类,附补遗方1类。[书籍]
讲述中风、卒中、疟、痰、水肿、腰痛、发热、盗汗、白浊等42证的诊治。[书籍]
校注妇人良方提要宋、陈自明编。自明字良父。临川人。官建府医学教授。是编凡分八门。调经、众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产难、产后等。每门数十证。总二百六十余论。论后附方案。妇人专科。始自唐昝殷产宝。其后有李师圣之产育宝庆集方。陆子正之胎产经验方$#...[书籍]
严氏济生方宋·宝元严用和公元1253年又名《济生方》。宋·严用和撰。成书于宋宝祐元年(1253)。原书共十卷,有论治70篇,方的400首;咸淳三年(1267)又写成《续方》,收前书未备之医论24篇,方90首。二书后均散佚,现在版本为辑复本:一是清纪晓岚从《永乐大典...[书籍]
书中共选录清代以前临床常用方方剂近200首,除记述方名、主治及处方外,均附有方义的注释和历代医家对该方的论述。[书籍]
吾见汝自幼好辑方书,不如留意岐黄,一可以养生,一可以济世,庶不负先人好善之嘱也。”峻遂矢志医业,所夕不怠。一闻灵验奇方,必重礼购求;或遇急病即对症试之。其有效者,辑选择焉。如是十有余年,积集约八百余方。癸未春,旧患复发,迄今三载,病势日增。峻已自料...[书籍]
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本书资料丰富,所收方剂范围较广、而且切合临床实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