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
《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书籍]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书籍]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宋史》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书籍]
開元中,來朝,置黑水府,以部長為都督、刺史,置長史監之。賜都督姓李氏,名獻誠,領黑水經略使。其後渤海盛強,黑水役屬之,朝貢遂絕。五代時,契丹盡取渤海地,而黑水靺鞨附屬于契丹。其在南者籍契丹,號熟女直;其在北者不在契丹籍,號生女直。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長白山,...[书籍]
开元中,来朝,置黑水府,以部长为都督、刺史,置长史监之。赐都督姓李氏,名献诚,领黑水经略使。其后渤海盛强,黑水役属之,朝贡遂绝。五代时,契丹尽取渤海地,而黑水靺鞨附属于契丹。其在南者籍契丹,号熟女直;其在北者不在契丹籍,号生女直。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书籍]
命内史封德彝等发江岭之间奇材、异石、嘉木、异草、珍禽、奇兽以实西苑。苑周二百里。其内有海,周十余里。为方丈、蓬莱、瀛洲诸山,高百余丈。台观宫殿,罗列山上。海北有渠、潆注海内。缘渠作十六院,每院以四品夫人主之,穷极华丽。宫树凋落,剪为花。或月夜上从宫女数千骑游西苑,...[书籍]
《隋史遗文》十二卷六十回,传世的刻本仅有一种,即崇祯癸酉(1633)吉衣主人序本,书名题署“剑啸阁批评秘本出像隋史遗文”、“名山聚本”公元一九三二年孙楷第先生在日本看到了这部小说,次年,他在回国途中,在当时的大连“满铁图书馆”又看到这部珍本小说,已分别著录于《日本东京...[书籍]
《禅真逸史》,全称《新镌批评出像通俗奇侠禅真逸史》,八卷四十回。明末方汝浩编著。据该书刊行人夏履先书前所撰《凡例》,知道早在元代就存有一个“意晦词古,不入里耳”的内府旧本,今本乃是在原作基础上,“刊落陈诠,独标新异”,并使之“描写精工,形容婉切”,面铺演成四十回的...[书籍]
韵史补元继宋承统,为元世祖。建都燕京,混一区宇。弘吉刺后,正位中壶。初政匡襄,赖清国本。尊信儒臣,许衡祭酒。善甫汉卿,姚枢左右。文海荐才,江南名士,二十余人,皆任驱使。独文天祥,及谢枋得,宋室孤忠,终守死节。帝之失政,信任西僧。备极残忍,发宋诸陵。用阿合马,郝耿党进,虽正...[书籍]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撰,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称为新五代,史。全书有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三卷,共七十四卷。记载了自后梁开平元年(公元九○七年)至后周显德七年(公元九六○年)共五十三年的...[书籍]
《唐史论断》(宋)孙甫撰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十五史评类唐史论断提要臣等谨案唐史论断三卷宋孙甫撰甫字之翰阳翟人举天圣八年进士厯右正言迁天章阁待制河北转运使兼侍读甫以刘昫唐书猥杂失体改用编年法着唐史记七十五卷其间善恶分明可为龟鉴者复...[书籍]
史通会要(明)陆深撰●史通会要上○建置第一史者国家之典法也自君王善恶功过与其百事之废置可以垂劝戒示后世者皆得直书而不隠故自前世有国者莫不以史职为重史之建官其来尚矣昔黄帝之世仓颉沮诵实居其职夏则终古商则髙势孔甲尹逸皆其选也周官大备则有大史...[书籍]
徽庙且读且骂曰:“待其归商兴汉,则吾已在龙荒之北矣。不达事机,犹有如此者。”先是三月二十九日,有语分路去。徽庙同二太子由河北路,渊圣同国相由河东路,约会于燕京。是日,渊圣欲肃王同行。肃王坚辞云:“去岁奉旨出使,不曾避免,久违膝下。”泣请甚确,始复免去。复以岐王从行...[书籍]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开始称《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司马迁,字子长,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后来,司马迁继任父亲...[书籍]
中国清代官修的记述明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始纂于康熙十八年(1679),乾隆四年(1739)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等在康熙时所撰《明史稿》的基础上撰成。从顺治二年(1645)开史馆起历时95年,是中国历史上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官修史书。共332卷,包括本纪2...[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