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安国
中国医籍考日丹波元胤卷一医经(一)〔黄帝内经〕汉志十八卷佚〔外经〕汉志三十七卷佚〔黄帝素问〕隋志九卷(梁八卷按旧唐志亦曰八卷)存佚皇甫谧曰。按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亦有所亡失。其论遐远。然称述多。而切事少。有不编次。比按仓...[书籍]
《唐国史补》,亦称《国史补》,为中唐人李肇所撰,是一部记载唐代开元至长庆之间一百年事,涉及当时的社会风气、朝野轶事及典章制度各个方面等的重要轶事小说,对于全面了解唐代社会具有极其重要且十分特殊的功用和价值,仅《太平广记》征引其内容即达一百三十三处之多。共三卷,凡三...[书籍]
一、一对“忘年交”小说家的社会地位,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里,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尽管他们的作品流传普及,他们塑造的人物形象和他们编织的故事情节脍炙人口,但他们的姓名和生活情况,却鲜为人知。因此,有关他们的资料很少保存下来,以致我们今天对他们的生平事迹还是知之不多,有些方面甚...[书籍]
渤海位青營二州間漢于其西南陸置渤海郡唐于其北陸建渤海國海旁出為勃作渤非正文然後世沿用之渤海唐東荒大國也地方五千里置五京為府十五為州六十又二州各領縣數當倍蓰于州始唐武后聖曆二年己亥訖後唐明宗天成二年丁亥傳世十五六閱年二百二十有九典章制度規橅諸夏何其蔚然文也東荒諸國魋結蠻夷服土苴政教...[书籍]
本书是他在北京十余年的从政生涯中,利用“趋职之暇,时有所纪”的成果,以亲历目睹,具体地记述了甲午战争以来中国政坛上一系列重要事件及相关的制度和人事变易经过。[书籍]
予自开元至长庆撰《国史补》,虑史氏或阙则补之意,续传记而有不为。言报应,叙鬼神,徵梦卜,近帷箔,悉去之;纪事实,探物理,辨疑惑,示劝戒,采风俗,助谈笑,则书之。仍分为三卷。[书籍]
七国春秋平话七国春秋平话卷上诗曰:七雄战斗乱春秋,兵革相持不肯休;专务霸强为上国,从兹安肯更尊周?又诗曰:战国诸侯号七雄,干戈终日互相攻;燕邦乐毅齐孙膑,谋略纵横七国中。夫“后七国春秋”者,说着魏国遣庞涓为帅,将兵伐...[书籍]
《李相国论事集》唐李绛花下醉中联句【唐】李绛共醉风光地,花飞落酒杯。--李绛残春犹可赏,晚景莫相催。--刘禹锡酒幸年年有,花应岁岁开。--白居易且当金韵掷,莫遣玉山颓。--李绛高会弥堪惜,良时不易陪。--庾承宣谁能拉花住,争换得春回。--刘禹锡我辈寻常有,佳人早晚来。--杨嗣复寄言三相...[书籍]
幅员之内,以中岳为地之中,惟西域最远,而夷人种类亦繁,自大禹时,始通贡中国。今之甘、凉,即汉匈奴右贤王之地也,武帝倾海内之财始取之,设酒泉、张掖、炖煌三郡,西至玉门关外,去中国数千余里。至光武时,乃闭关以谢西域。唐太宗好大喜功,斥地极远,而西域诸番入贡中国...[书籍]
琉球国志略凡例琉球国志略首卷琉球国志略卷一琉球国志略卷二琉球国志略卷三琉球国志略卷四上琉球国志略卷四下琉球国志略卷五琉球国志略卷六琉球国志略卷七琉球国志略卷八琉球国志略卷九琉球国$#...[书籍]
《东周列国志》是一部描写我国东周历史的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东周五百多年间列国争霸称雄的事迹。全书以古代著名史籍《左传》、《国语》、《战国策》和《史记》作为基本叙写依据,把曲折动人而又纷繁复杂的东周历史很有条理地贯穿起来,在语...[书籍]
后三国石珠演义《后三国石珠演义》一名《后三国演义》,三十回,题“梅溪遇安氏著”,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卷首有“庚申孟夏澹园主人题于菉竹亭”之序,庚申疑为乾隆五年(1740)。历观古今传奇乐府,未有不从死生荣辱、悲欢离合中脱出者也。或为忠孝所感,或为风月所...[书籍]
都朝歌,国号商。帝乙有三子,长曰微子启,次曰微仲衍,皆是庶出,三日受辛,乃正宫所生。帝乙尝欲立微子启为太子,群臣皆谏,宜立正宫之子。于是,立受辛为太子。及帝乙既崩,群臣奉受辛即位为纣王。纣王生性聪明,才力过人,手能格猛兽,身能跨骏马,智足拒谏,言足饰非,常自以天下之人皆出...[书籍]
都朝歌,国号商。帝乙有三子,长曰微子启,次曰微仲衍,皆是庶出,三日受辛,乃正宫所生。帝乙尝欲立微子启为太子,群臣皆谏,宜立正宫之子。于是,立受辛为太子。及帝乙既崩,群臣奉受辛即位为纣王。纣王生性聪明,才力过人,手能格猛兽,身能跨骏马,智足拒谏,言足饰非,常自以天下之人皆出...[书籍]
《三国志》晋·陈寿撰《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受到后人推崇。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