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
与历代从文字考证、医理推论等方面来注解伤寒的医家不同,黄元御更注重对伤寒所言医理的自身体悟,这实际上是从实证的角度来注解伤寒,其独特的见解卓尔不群,自负古今无双。其书命名为悬解,亦有悟道而解脱之意,泛泛之言也。[书籍]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金·刘完素公元1115-1234年《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伤寒著作。简称《伤寒标本》。二卷。旧题金·刘完素撰。为论述伤寒证治专著。上卷叙述病证,自伤风、伤寒、中暑、中湿、至食复、劳复共44则;下卷则载所用64方,其中仲景方约...[书籍]
伤寒捷诀者.予祖宫方则公之所着也.自古以来.伤寒之书.何啻充栋.而或失.或失则杂矣.且其间各执所见.建词立论.往往不同.问津者恒苦之.[书籍]
为论述伤寒证治专著。上卷叙述病证,自伤风、伤寒、中暑、中湿、至食复、劳复共44则;下卷则载所用64方,其中仲景方约占半数。本书卷上有传染一则,以示伤寒与疫疠的区别;在治法上用双解散、益元散等方以补充仲景治法之未备。本书或认为出于托名,非刘氏原著。后编入...[书籍]
全书仅17009字,从热病证治角度发挥伤寒蕴义。上卷叙干支配脏腑、病因、运气主病、脉诊等统论内容;中卷论伤寒六经传变,并分析一些病症及其治法;下卷集仲景麻黄汤、桂枝汤等方以及益元散、凉膈散、黄连解毒汤等共34方。[书籍]
亦必与古人心心相印,乃能言之不谬,慈溪柯韵伯先生注张仲景伤寒论六卷。复自着伤寒论翼二卷,阐未发之藏,探独得之秘,其明辨详晰,使仲景千古不明之案一旦豁然。[书籍]
《重订通俗伤寒论》是伤寒、湿热病学中比较实用的一部诊疗方案,是俞根初、何廉臣、曹炳章三位老中医先后合作而经过徐荣斋中医师根据现代学理给以重订的。由于何先生的引证太渊博了,于是节目和词句之间不免呈露出繁复,而且编撰时失于合理安排,以致原书中存在着好些问题。现...[书籍]
伤寒捷诀清·严则庵纂辑、裘庆元辑公元1644-1911年[书籍]
中寒论辩证广注日丹波元胤凡例一此书之述专以中寒另分一门今医书于杂证中闲言中寒而不详于伤寒论中则备言中寒而溷杂以致后学见证不明两者错治故仆于辩注伤寒论后复集此书以发明仲景奥旨。一此书分上中下三卷其前二卷皆仲景方论俾学人知所宗主末一卷附...[书籍]
是一部研究伤寒的参考读物。[书籍]
伤寒论条辨明·方有执公元1368年—1644年《伤寒论条辨》,伤寒著作。八卷。明·方有执撰。刊于1592年。方氏认为《伤寒论》一乱于王叔和的重编,再乱于成无己的注释,失去仲景原著伤寒兼杂病的完整性。遂予重新编注、考订,并调整了若干条原文的篇次,删去了《...[书籍]
伤寒总病论宋·庞安石公元1100年《伤寒总病论》,伤寒著作。六卷。宋·庞安时约撰于1100年。卷一叙述六经分证;卷二谈汗、吐、下、温、灸等治法;卷三论析与伤寒有关的一些杂症;卷四-五列述暑病、寒疫、温病等;卷六载伤寒杂方、妊娠杂方等。其处方用...[书籍]
伤寒百证歌宋·许叔微述公元960-1279年《伤寒百证歌》,伤寒著作。五卷。宋·许叔微撰。许氏将《伤寒论》中证候等内容编列为100种,用七言歌诀予以阐析,并引据古典医籍详予注释,加深读者对所论诸证的认识。此非深研《伤寒论》精髓得其蕴义者莫能为。现存元刻...[书籍]
伤寒发微论宋·许叔微述公元960-1279年《伤寒发微论》,伤寒著作。又名《张仲景注解伤寒发微论》。二卷。宋·许叔微撰。许氏深研仲景学说,历述伤寒七十二证证治,阐解某些伤寒证候的用药法,并扼要地辨析了伤寒、中风、风温、温疟等病的脉证...[书籍]
作者指出治疗伤寒热病当分表邪、里邪、兼有表里邪三种情况,确有见地。书中以长沙地区作为南北的界线,认为麻、桂北方可用,南方不可用,有其片面性。[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