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
余抚浙之次年,即命书局刊刻宋李文简《续通鉴长编》。逾年书成,余既序而行之矣。顾李氏此书,於北宋一代事实虽粲然明备,然久罕全本。自建隆至治平,当时虽镂版行世,而神宗以下,则止写本流传,世亦罕见。我朝康熙时,尚书徐公乾学所呈进者,亦惟建隆至治平残本而已。及乾隆时修《四...[书籍]
书籍相关作者简介:李居明,出生于中国香港,曾就读香港浸会大学传理系,当代著名风水学大师。李居明为当代风水实战派的著名代表,在风水布局方面拥有极高的国际声望,为发括可口可乐全球总部在内的大量国际大机构提供环境布局及发展咨询。李居明特别擅长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晦涩...[书籍]
《十七史蒙求》(宋)王令撰●卷一宋璟第一,李广无双。燕许手笔,李杜文章。通有一心,绾无他肠。鸟鹊识李,草木知张。韩信开基,耿弇发迹。味道模棱,琰之霹雳。萧宏钱愚,李憕地癖。君苗焚砚,锺繇阁笔。洪武讽帝,方庆悟君。好礼卧马,申屠轫轮。李密爱日...[书籍]
望年十四,于敝簏得先五世祖又曾公所藏颜先生书,上题识云:“康熙戊寅某月日在桐乡,李子刚主所赠也。”望读而好之,顾亟欲闻颜李本末。出其书,询诸吾友程贞履正。履正则取毗陵恽氏所撰《李先生状》示予,又得见王昆绳遗文有《颜先生传》,始惊叹以为颜李之学,周公...[书籍]
《独异志》,唐李冗撰。原本10卷已散佚,传世明抄本与《稗海》本均为3卷。此书《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皆署作者为李冗,《崇文总目》作李元,《四库全书》作李冘,疑皆形近而讹。[书籍]
降唐后封为总管、鲁国公,李渊隋将,叛隋后称唐王,后称唐高祖。李建成李渊长子。封殷王,立为太子。李世民李渊次子,被炀帝封为秦王,即帝位称唐太宗。李元吉李渊之三子。封为齐王。李元霸李渊之四子,被炀帝封为赵王,隋朝...[书籍]
安维峻劾李文忠疏安维峻既以抗疏请归政,革职,遣戍张家口。朝命既下,安直声震天下。大侠王五身护之往,车驮资皆其所赠,则当时安为国人推重可知。然余肄业北京大学分科时,见安先生人极谨愿,已无复有昔日刚劲之气。至观安劾李文忠一疏,语多牵强附会,顾亦为清流所传诵,于此可见当...[书籍]
《北史》唐·李延寿撰《北史》是汇合并删节记载北朝历史的《魏书》、《北齐书》、《周书》而编成的纪传体史书。魏本纪五卷、齐本纪三卷、周本纪二卷、隋本纪二卷、列传八十八卷,共一百卷。记述从北魏登国元年(386)到隋义宁二年(618)的历史。《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书籍]
南史八十卷,北史一百卷,唐李延寿撰。南史起公元四二○年(宋武帝永初元年),终公元五八九年(陈后主祯明三年),记述南朝宋、南齐、梁、陈四个封建政权共一百七十年的历史。北史起公元三八六年(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终公元六一八年(隋恭帝义宁二年),记述北朝魏、北齐(包括东魏)、周...[书籍]
唐大中六年十月二十一日生于单州砀山县【以其日为太明节】天复元年正月封梁王天祐二年十一月加相国縂百揆改封魏王备九锡四年四月十八日受唐禅即位于东都金祥殿改名晃【年五十六初名温又赐名全忠】梁开平三年正月上尊号曰睿文圣武广孝皇帝干化二年六月五日为其子郢王友珪所弑崩于大内之寝殿【年六十一】...[书籍]
脉诀汇辨清·李延昰脉学著作。十卷。清·李延昰辑于1664年。作者鉴于流传较广的高阳生《脉诀》言辞鄙俚,谬误颇多。遂汇集古今脉学论著,结合其叔父李中梓所传的脉学予以辨驳订正。卷一述作者研究脉学之心得。认为脉诊须掌握六个要点:辨析相类之脉,对举相反之脉,熟悉兼至之...[书籍]
墨,有李庭珪、承晏,易水张遇亦为独歩。四物文房推先,好事者所宜留意散卓,笔心长,特佳耳。砚,端溪无星石、龙尾,水心緑绀如玉石,二物入用,余不足道也。墨,李庭珪为第一,庭寛、承晏次之,张遇易水次之,陈朗又次之。不独造作有法,松烟自异,当辨是也。纸,李王澄心堂...[书籍]
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朝代:明·万历六年年份:公元1578年《本草纲目》简介《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成60类。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书籍]
《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朝代:明·万历六年年份:公元1578年《本草纲目》简介《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成60类。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书籍]
南史八十卷,北史一百卷,唐李延寿撰。南史起公元四二○年(宋武帝永初元年),终公元五八九年(陈后主祯明三年),记述南朝宋、南齐、梁、陈四个封建政权共一百七十年的历史。北史起公元三八六年(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终公元六一八年(隋恭帝义宁二年),记述北朝魏、北齐(包括东魏)、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