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大題下,孔穎達正義云:「詩者,一部之大名;國風者,十五國之總稱,不冠於周南之上,而退在下者。案:鄭注三禮、周易、中候尚書,皆大名在下。孔安國、馬季長、盧植、王肅之徒,其所注者,莫不盡然。然則本題自然,非注者移之,定本亦然,當以皆在第下,足得總攝故也。班固之作漢書...[书籍]
所著有「內自訟齋文集」、「內自訟齋詩鈔」等書。「文集」凡十卷,本書選其涉及臺灣部分,共收文二十七篇。內有「明監國魯王墓考」、「明監國魯王墓碑陰」二文,辨正史事;「記臺灣張丙之亂」一篇,排日直敘,極利查考;「嘉義王君墓誌銘」及「誥授朝議大夫華亭許君墓誌銘」中涉及臺灣幾件變亂...[书籍]
此外,著有「瑞桃軒文稿」及「詩稿」等書。「戴案紀略」分三卷:上、中兩卷倣編年「綱目」之例,自起事以至平定,因年係月、因月係日記述;下卷則純屬附錄性質,將有關文案「錄而附之」而已。「施案紀略」一卷,亦屬編年體裁。「自序」有云:『惟九緞明係圍城三日,罪同叛逆;欲大書特書「反」...[书籍]
此外,著有「瑞桃軒文稿」及「詩稿」等書。「戴案紀略」分三卷:上、中兩卷倣編年「綱目」之例,自起事以至平定,因年係月、因月係日記述;下卷則純屬附錄性質,將有關文案「錄而附之」而已。「施案紀略」一卷,亦屬編年體裁。「自序」有云:『惟九緞明係圍城三日,罪同叛逆;欲大書特書「反」...[书籍]
頌,時邁之詩也。武王既伐紂,周公為作此詩,巡守、告祭之樂歌也。〔七〕載,則也。干,楯也。戈,戟也。櫜,韜也。言天下已定,聚斂其干戈,韜藏其弓矢,示不復用也。〔八〕懿,美也。肆,陳也。于,於也。時,是也。夏,大也。言武王常求美德,故陳其功德,於是夏而歌之。樂章大者曰...[书籍]
又作者另有「臺灣近詠呈巡使黃玉圃先生」詩多首,分見於第一○五種「重修臺灣府志」及第一二二種「使署閒情」(餘書所載不全);本書之末,今另收「附錄」十篇,採自「鹿洲初集」者八、「鹿洲奏疏」者二:均與臺灣有關。[书籍]
前書以《知不足齋叢書》本作底本,以《墨海金壺》、《學海類編》、《珠叢別錄》、《粵雅堂叢書》、《槐廬叢書》、《彙刻太倉舊志五種》、《誦芬室叢刊》諸本作校本,並取《宋史》、《吳郡志》、《宋詩紀事》、《吳郡文粹續集》、《誦芬室叢刊初編》、《吳中舊事》等他書作參校,有校記。後書亦...[书籍]
他甚至對中國的書法和古樂都深有造詣,能寫中國的舊體詩文。《狄公案》是他在研究漢學之余以中國唐代名臣狄仁杰的斷案故事為線索寫成的。高羅佩十分推崇中國的傳統文化,對中國的古文明嘆賞備至。他認為中國固有的公案傳奇遠比西方流行的偵探推理小說高雅。[书籍]
「北游錄」是記述他一六五三年(順治十年癸巳)到一六五六年(順治十三年丙申)這四年半去北京期間的經歷見聞,和他寫的一些詩文。全書共九卷,內紀程、紀郵、紀詠、紀聞各二卷,紀文一卷。從這些文字裏,我們可以看到這位愛國的歷史家,為了完成他的「國榷」這部著作,在搜集史料,考訂史實過程中...[书籍]
孔子曰:「居,吾語汝以其故.天下有大惡者五,而竊盜不與焉.一曰心逆而險,二曰行僻而堅,三曰言偽而辯,四曰記醜而博,五曰順非而澤,此五者有一於人,則不免君子之誅,而少正卯皆兼有之.其居處足以撮徒成黨,其談說足以飾褒榮眾,其強禦足以反是獨立,此乃人之姦雄者也,不可以不除.夫殷湯誅尹諧...[书籍]
又案,襄詩篇中屢咏及荔枝,多可與譜相參考者。如《四月池上》一首:“荔枝纔似小青梅”句,劉克莊謂:“即譜中之火山”。又《七月二十四日食荔枝》一首:“絳衣仙子過中元”句,即譜中之中元紅。又《謝宋評事》一首:“兵鋒却後知神物”句,即譜中之宋公荔枝。又有《與昭文相公手帖》所謂“陳...[书籍]
《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諭,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靈脩美人,以媲於君;媲,配也,匹詣切。宓妃佚女,以譬賢臣;虯龍鸞鳳,以託君子;飄風雲霓,飄,一作飆。以為小人。其詞溫而雅,其義皎而朗。一作明。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愍其...[书籍]
這兩件事,若是湊到一齊,不必你身歷其境,自己當局,每听見旁人述說,就能夠毛骨悚然,傷心墜淚,在前清末季,京城安定門里,菊儿胡同,有春阿氏謀害親夫一案,各處的傳聞不一。各報紙的新聞,也有記載失實的地方。現經市隱先生把此案的前因后果,調查明确,并囑余編作小說。余浣薔讀罷,始知...[书籍]
由于一個偶然的機遇,袁宏以他的詠史詩受到謝尚的賞識,故于謝尚任安西將軍、豫州刺史時,特聘其參議軍事,從此踏上仕途。以後遷任大司馬桓溫府記室,因桓溫重其文筆快捷典雅,遂專綜書記。但是袁宏不滿意桓溫的專橫跋扈和圖謀篡逆,因而于著文或談論中,多次冒犯桓溫,故「榮任不至」。直到桓...[书籍]
顏之推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唐人崔塗曾有一首讀庾信集詩寫道:「四朝十帝盡風流,建業、長安兩醉游;唯有一篇楊柳曲,江南江北為君愁.」我們讀了這首詩,就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顏之推;因為,他二人生同世,行同倫,他們對於「朝市遷革」所持的態度,本來就是伯仲之間的.他們一個...[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