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旉农书
《隋书》,唐魏徵等撰。隋文帝时,王劭已撰成《隋书》八十卷。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令狐德棻首先提出修齐、梁、陈、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议,隔年,唐朝廷命史臣编修,数年仍未成书。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命房玄龄监修隋史,另纪传部分监修的还有颜师古、孔颖达...[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四书仪目录礼类六【杂礼书之属】卷一表奏公文私书家书卷二冠仪卷三防仪上卷四防仪下卷五丧仪一卷六丧仪二卷七丧仪三卷八丧仪四卷九丧仪五卷十丧仪六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四书仪礼类六【杂礼书之属】提要【臣】等谨按...[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史部九南唐书目録载记?卷一烈祖本纪卷二元宗本纪卷三后主本纪卷四宋齐丘列传卷五周徐查边列传卷六周柴何王张马游刁列传卷七徐髙钟常史沈三陈江毛列传卷八三徐三王二朱胡申屠乔睦列传卷九刘髙卢陈李廖列传卷十张李皇甫江欧列传卷十一冯孙廖彭列传卷十二孟#...[书籍]
专事军旅,帝独褒廉吏,误农桑,求遗书,招延四方士大夫。倾身下之,虽以节俭自励,而轻财好施,无所爱吝。以宋齐丘,王令谋,王翊主论议,曾禹,张洽,孙飭,徐融为宾客。马仁裕,周宗,曹倧为亲吏,十一年,加检校司徒。始城昇州。十四年五月,城成,温来观,喜其制度壮丽。徙治焉,...[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四礼书礼类五【通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案礼书一百五十巻宋陈祥道撰祥道字用之福州人李廌师友谈记称其许少张榜登科又称其元祐七年进礼图仪礼注除馆阁校勘明年用为太常博士赐绯衣不旬余而卒又称其仕宦二十七年止于宣义郎宋史则作官至秘书省正...[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二尚书要义书?提要【臣】等谨案尚书要义二十卷宋魏了翁撰了翁谪居靖州时着九经要义凡二百六十三卷皆摘注疏中精要之语标以目次以便简阅其周易要义已着録此其所摘尚书注疏也孔安国?本出依托循文衍义无大发明亦无大瑕纇故宋儒説诗排小序説春秋排...[书籍]
《商君书》是战国时期商鞅一派法家著作的汇编,又名《商子》。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8年),他出身于卫国国君的远亲,名鞅,所以称卫鞅或者公孙鞅,后来因为在秦国变法有功,被封在商,所以后人一般都称他商鞅。《汉书。艺文志》中收录了《商君书》二十九篇,现存二十...[书籍]
御制题宋版尚书详觧五十八篇始至终厯为详解折扵中道心毋使人心杂圣法由来王法通士行【去声】胡编诚足伟九峯蔡?实相同设如切已举其要二典三谟用不穷御制书夏僎尚书详觧费誓篇论淮夷徐戎事尝谓解经者不可以己意穿凿见长欲出人一头地而反晦经义之本防也如夏僎之尚书详觧其...[书籍]
隋书八十五卷,包括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公元六二一年(唐武德四年),令狐德棻建议修梁、陈、北齐、北周、隋等各朝史。次年,唐朝廷命史臣着手编撰,但历时数年,没有成书。六二九年(贞观三年),重修五朝史,由魏徵「纪知其务」,並主编隋书。参加隋#$...[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九乐书乐类提要【臣】等谨按乐书二百卷宋陈?撰?字晋叔闽清人绍圣中登制科官礼部侍郎事迹具宋史本传此书乃建中靖国间?为秘书省正字时所进自第一卷至九十五卷引三礼诗书春秋周易孝经论语孟子之言各为之训义其第九十六卷则専论律...[书籍]
释亚栖,晚唐书法家。洛阳(今之洛阳城东,洛水北岸)人。生平事迹不详。《宣和书谱》云:“喜作字,得张颠笔意,自谓吾书不大不小,得其中道,若飞鸟出林,惊蛇入草。”《葆光禄》曰:、“亚栖书骨气不及誊光,而遒媚过之,二人俱应制,其踪海内旨盛。”李日华《六研...[书籍]
炮炙全书叙先正曰: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不可不察,夫以物理之学亦大乎哉!其粗者正名称辨真假,而效验可以安危起死而晏子良医与良相埒之语有以哉,盖谓其与燮理同功而已。其学焉者,当以本草为要,而后该览于群书,然本草亦不易读,何也?群品也。元禄己巳端午日筑前州后学贝原笃信...[书籍]
羊欣(三七O年——四四二年),南朝宋书法家。字敬元,泰山南城(今山东费县西南)人,官至中散大夫、义兴太守。亲受王献之传授书法。沈约称其善于隶书,子敬之后,可称独步。时谚曰:“买王得羊,不失所望。”而贬之者则谓欣学献之,终不能度越献之规矩,自成一家,故又有“婢...[书籍]
南齐书是一部记载南齐封建割据政权历史的书,齐梁皇族萧子显作。全书六十卷,现存五十九卷。南齐是南北朝时期继宋以后在南方割据的封建王朝。公元四七九年,萧道成(南齐高帝)建立南齐,传了三代。四九四年,萧道成的侄子萧鸾(南齐明帝)夺取了帝位,传了两代。五○二年,萧...[书籍]
在南方,陈(公元五五七至五八九)也取代了梁。西魏、北周封建政权是以鲜卑豪强宇文泰为首的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合统治。这个政权的统治区域大致包括今陕西、宁夏、甘肃和四川的大部、山西西南部、湖北西部以及河南西部。公元五七七年,周灭齐,统一北方。五八一年,杨坚代周,建立隋朝。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