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祖师玄天上帝出身全传》、《北游玄帝出身传》)题“三台山人仰止余象斗编”、“建邑书林余氏双峰堂梓”。版本:道光十(1830)年《四游记》合传本。四卷廿四则。全书不分章回次第。除最后二则外,各则文末均用“不知后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之套语...[书籍]
《北里志》,唐代汉族文言笔记小说集。孙棨撰。此书共一卷,写成于中和四年(884),记载中和以前长安(今陕西西安)城北平康里的歌妓生活,故名《北里志》。书中反映了当时士人生活的一个侧面,有少数条目也反映了歌妓们的痛苦和对爱情的追求,并保存了一些文士和歌妓的诗歌作品...[书籍]
《北窗炙輠录》一卷,宋施德操撰。施德操,字彦执,学者称持正先生,盐官(今浙江海宁)人。为学主孟子而拒杨、墨,力行好学,远近向慕。除本书外,另著有《孟子发题》等。"炙輠"二字出《史记·荀卿列传》:"谈天衍,雕龙奭,炙輠过髡。"輠是车辆上盛润滑油的器具,炙輠是说輠虽经烤炙,犹有余...[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史部九安南志畧载记?提要【臣】等谨案安南志畧二十卷元黎崱撰崱字景髙号东山安南国人东晋交州刺史阮敷之后世居爱州幼与黎琫为子因从其姓九嵗试童科仕其国至侍郎迁左静海军节度使陈键幕至元中世祖伐安南键率崱等出降其国邀击之键殁于军崱入朝授奉议...[书籍]
三月,恩北出海鹽,帝築城于故海鹽,賊日來攻城,城內兵少,帝乃選敢死士擊走之。時雖連勝,帝深慮眾寡不敵,乃一夜偃旗示以羸弱,觀其懈,乃奮擊,大破之。恩知城不可下,進向滬瀆,帝棄城追之。海鹽令鮑陋遣子嗣之以吳兵一千為前驅,帝以吳人不習戰,命之在後,不從。是夜帝多設奇兵,兼置旗...[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八南齐文纪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南齐文纪十卷明梅鼎祚编是集于酬答之文防错附録及误载前代册诰与诸集畧同而体例尤为丛脞如永明五年九月诏乃齐书撮叙其事而以为诏词髙祖与周盘龙第二勅明帝手诏王思逺皆只常言五字但可存为故实岂宜目以文章无姓名之文例附于末而鱼复侯子响...[书籍]
「北游錄」是記述他一六五三年(順治十年癸巳)到一六五六年(順治十三年丙申)這四年半去北京期間的經歷見聞,和他寫的一些詩文。全書共九卷,內紀程、紀郵、紀詠、紀聞各二卷,紀文一卷。從這些文字裏,我們可以看到這位愛國的歷史家,為了完成他的「國榷」這部著作,在搜集史料,考訂史...[书籍]
南宗抉秘清华琳撰●自序余少时多病,卧而不起者数年。读书不能卒业,弃材也。病中无以自遣,每悬古人山水图画卧游之。久而酷嗜之。既而病少差,有志于学画。学十年,下笔无一是处。余固钝根,前人岂尽天才耶,其必有要诀乎?乃博取古人论画之书,一一披览。虽各有所说,皆详及形体,而略于笔墨...[书籍]
増订南诏野史[明]杨愼辑[清]胡蔚订正增订南诏野史上卷明四川新都杨愼升庵编辑大清湖南武陵胡蔚羡门订正南诏之称蛮夷称王曰诏。先时滇有六诏,各据其地。六诏中蒙舍诏最强,后并吞五诏,故独称南诏。六诏考【六诏之地,东西四千里,南北二千九...[书籍]
中国南宋哲学家陈淳的重要著作。原名《字义详解》,又称《四书字义》或《四书性理字义》,是陈淳学生王隽根据陈淳晚年讲学笔记整理而成的。此书对朱熹的哲学范畴作了阐释。分上下两卷,卷上为命、性、心、情、才、志、意、仁义礼智、忠信、忠恕、一贯、诚、敬、恭敬;卷下为道、理、德、太极、...[书籍]
北梦琐言二十卷五代孙光宪撰孙光宪,字孟文,自号葆光子。唐末为陵州判官,后唐时避地江陵。历仕荆南三世,入宋为黄州刺史。此书撰于江陵,记唐武宗以后事,大体前16卷记唐,后4卷记五代,涉及政治轶闻、士大夫言行和社会风俗民情,保存史料极为丰富,虽间及怪异,仍是治晚唐五代社会政...[书籍]
《翠微先生北征录》又称《华岳翠微先生北征录》、《翠微北征录》,宋代兵书。但是《宋史·艺文志》、省府县忐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都未著录,直到清代黄虞稷等编《宋史·艺文志补》、《瞿氏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始见著录。清嘉庆五年庚申(1800年)校勘学家顾广圻在为本书写...[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八南宋院画録目録艺术类一【书画之属】卷一总述卷二李唐刘宗古杨士贤李迪李安忠【子公茂】苏汉臣【子晋卿】朱锐【弟森】李端张浃顾亮李从训【子章】阎仲【子次安】焦钖胡舜臣张着卷三马和之贾师古马兴祖李英马公显陆青韩祐刘思义朱光普尹大夫林浚民萧照陈善卷四阎次平...[书籍]
序大定甲戌冬,六飞南迈,新宅大都于宣武,师颜握笔东观,道间被命,仍兼礼郎,驰驱清跸间,粗知记注颠末。恭惟太祖皇帝,布昭圣武,兴于龙朔,太宗皇帝应天顺人,灭辽俘宋,定鼎中京,率土宾服。凡王会所图,琛贡相续,象胥效职,离任迭奏。视昔帝王之盛,汉唐之隆,惟金继之。中怀逸豫,衅起...[书籍]
未至,余一旦梦翼中相过,且诵诗云:投老南迁愧转蓬,会令净土变夷风。由来祗许杯中物,万事从渠醉眼中。明日理书帙,得翼中北山酒经法而读之,盖有御魑魅于烟岚,转炎荒为净土之语,与梦颇契。余甚异,乃作此诗以志之。他时见翼中当以是问之。其果梦之,非耶?政和七年正月二十五日也...[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