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集注
胡孟向,原名孟男,更名长,以字行,威县人。诸生。有《逊谷诗》。[人物]
衢州西安人,字圣可。神宗元丰五年进士。历知南陵、高苑、富阳三县,皆以治称。徽宗大观中,擢殿中侍御史,累上章言蔡京罪,京罢,又请谪京于外。后除左谏议大夫,坐事罢,提举宫观。[人物]
方孟式(1582~1639)字如曜,方大镇长女,方以智大姑妈,安徽桐城人。山东布政张秉文妻。志笃诗书,擅绘观音像。崇祯十三年张秉文守济南死于城上,孟式投水殉节。方孟式与妹方维仪、堂妹方维则均为国为家守节,后人称为“方氏三节”,著有《纫兰阁集》十二卷。[人物]
孟皮,生卒年不详,字伯皮,一字伯尼。鲁国人,孔子同父异母所生之兄,叔梁纥的长子,中国春秋时期人物。《孔子家语·本姓解》:叔梁纥“其妾生孟皮”,“有足病”。孟皮葬于梁公林。孔子的大哥
孟喜平(孟俊诚),出生于梨园世家,是孟学科的长子,孟丽君之女婿。京剧表演艺术家
孟文伯(?~前613年),姬姓孟孙氏,名谷,春秋时期鲁国卿大夫,“三桓”之一,孟穆伯之子,母为戴己。父亲孟穆伯(公孙敖)逃到莒国,孟文伯成为鲁国孟孙氏的继承人,善于守职,病逝后,谥号为文,世称孟文伯,其弟孟惠叔。...
字子俊,汉族,元朝人。他是宋朝宗室赵与告第八子、著名书画家赵孟頫之弟。有作品被收录于《书史会要·画史会要》。[人物]
孟昶[chang](919年―965年7月12日),初名孟仁赞,字保元,祖籍邢州龙岗(今河北邢台沙河孟石岗),生于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后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皇帝。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皇帝
孟昶[chang](919年―965年7月12日),初名孟仁赞,字保元,祖籍邢州龙岗(今河北邢台沙河孟石岗),生于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后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皇帝。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皇帝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人物]
孟涛(913年~约976年),初名仁君,字摹悦,汉族。祖籍邢州龙岗(今河北邢台沙河孟石岗),出生于晋阳城(今山西太原西南)。五代后蜀高祖孟知祥长子。官封后蜀大将军,封蜀悦莒南王,手持全国军队(野史记载,934年9月~934年11月任蜀国君主),即位当年将皇帝身份传...
孟幼冬是冬皇孟小冬的胞妹,是孟五爷(孟鸿群)第四个、也是最小的一个女儿,她比乃姐小冬约小10岁,小名银子。孟鸿群女儿
韦孟(前228?—前156),西汉初诗人。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为楚元王傅,历辅其子楚夷王刘郢客及孙刘戊。刘戊荒淫无道,在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被削王,与吴王刘濞通谋作乱,次年事败自杀。韦孟在刘戊乱前,作诗讽谏,然后辞官迁家至邹(今...[人物]
孟福保:孟小冬的祖父,排行第七,又名孟长七,艺名孟七。后因三子孟鸿荣,人称小孟七,故称孟七为老孟七。孟七是排行老七的称呼,这在北方是司空见惯的。比如,余叔岩排行第三,即有人称他为余三,梅兰芳呼余叔岩为...
钱师孟,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权知邕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二)。移知宜州(同上书卷三三二)。哲宗元祐中知横州(《栾城集》卷三○《黄裪知宾州钱师孟知横州制》)。今录诗二首。[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