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
六子沈寿崇(?—1643年),字宗山,“少喜吟,工书法”,文武双全,崇祯元年(1628年)成为宣州第一个武进士;授郢留守司,因性格耿介刚直,居官清廉尽责,连续得罪了上级和御史被罢官,不久死于与李自成起义军的战斗中,谥“节愍”。明代将领沈有容第六子
沈眉庄,小说《后宫·甄嬛传》中的角色。济州都督沈自山之女,与甄嬛是好姊妹,生有皇四子楚王予润,其子予润为温实初之子,后为太子,玄凌崩后登基为新帝,但因其子无子嗣,因此甄嬛的曾孙被迎入宫成为了新帝。小说与宫斗剧《后宫·甄嬛传》的角色
沈文桢(1494-1545)[明]字时干,自号渔江,鄞(今浙江宁波)人。明朝书法家
沈畅之,南朝宋官员沈演之的侄子,封宁新县男。大明年间,为海陵王刘休茂北中郎咨议参军,为刘休茂所杀,追赠黄门郎。南朝人物
沈国模(1575—1656),是晚明著名王学传人,姚江书院的首创者之一。晚明著名王学传人
沈翊清(1861—1908),字丹曾、斗南,号澄斋,侯官县(今福州市)人。沈玮庆长子、沈葆桢长孙。清光绪十四年(1888)优贡,十五年举人。先于光绪六年就福建船政文案,十年任船政总稽查;以四川候补道衔,擢船政提调、节制驻厂恪靖威营。二十四年奉派赴日阅视兵操、学制事宜,钦...
沈瑜庆(1858-1918年),贵州最后一位巡抚。初名志雨,字爱苍,号涛园,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沈葆桢四子,出嗣尔康(廷元子、大铭孙),移居上海。邑庠生,清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科举人,特用主事,刑部广西司行走、江南水师学堂总办、淮扬海道护理漕运总督,历任湖南按察使、山...
沈众(503年-558年),字仲师,吴兴郡武康县(今浙江德清)人。陈武帝时中书令。南朝陈官员
沈明臣(1518~1596年),字嘉则,别号句章山人,晚号栎社长,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明朝诗人,内阁首辅沈一贯叔父。平生作诗七千余首,与王叔承、王稚登同称为万历年间三大“布衣诗人”。明臣著有《丰对楼诗选》四十三卷、《越草》一卷。另著有《荆溪唱和诗》《吴越游稿》《...
沈林子(387年—422年),字敬士,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县武康镇)人。东晋末年及南朝宋早年将领,参与了伐南燕、抵抗卢循、讨伐司马休之及伐后秦等各个战役,因为才智而深受刘裕亲重。南朝宋永初三(422)年,沈林子去世,刘裕追赠他为征虏将军,谥怀伯。东晋末年及南朝宋早年将...
包沈氏,电视剧《少年包青天》中的女性角色,由郑佩佩饰演。电视剧《少年包青天》中的角色
沈懋学(1539-1582)字君典,宣城人。万历五年(1577年)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万历五年(1577年)殿试第一
沈君高(532-578),字季高,沈君理六弟,吴兴人。少知名,性刚直,有吏能。以家门外戚,早居清显,历太子舍人、洗马、中舍人、高宗司空府从事中郎、廷尉卿。南朝时期官员
沈宏富(1837-1868),贵州铜仁人。著名作家沈从文的祖父。年幼时体力强壮,秉性刚勇。清咸丰年间,太平军逼近湖南,湘军头目曾国藩到外招兵买马。沈从文的祖父
沈觐寿(1907-1995),字年仲、云生,署静叟,晚号遂真园翁,福州市人。沈颐清次子。生前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福建省政协委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福州市书法篆刻研究会会长、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福州画院副院长、福建省文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