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显传
孔传铎(1673年-1732年):字振路,号牖民。孔子的第68世孙。衍圣公孔毓圻长子。孔子的第68世孙
萧子显(487年~537年),字景阳,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南朝梁时期大臣、文学家、史学家。高帝萧道成之孙,豫章文献王萧嶷之子。萧子显自幼聪慧好学。永明十一年(493年),萧子显被册封为宁都县侯。梁朝建立后,降封宁都县子,历任太子中舍人、国子祭酒、侍中、吏部尚...
赵世显,北宋宗室,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赵匡胤四世孙,燕懿王赵德昭之曾孙。北宋宗室
释法明,住邢州(今河北邢台)开元寺。为青原下十一世,报本兰禅师法嗣。后归里,多嗜酒呼卢,每大醉,唱柳永词数阕,日以为常。如是者十馀年,咸谓醉和尚。《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人物]
刘显(481年—543年),南朝梁诗人。字嗣芳。沛国相县(今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人。幼聪敏,当世号曰神童。好学,博涉多通。南朝梁诗人
元显俊(499~513年),字显俊,河南洛阳人也。北魏宗室大臣,景穆帝拓跋晃曾孙,城阳怀王元鸾季子。资性夙灵,神仪卓尔。宣武帝延昌二年,夭折,时年十五。北魏宗室大臣
王法明,琅邪临沂人,东晋黄门侍郎及书法家王徽之曾孙,南朝人。王徽之曾孙
刘显(1515年一1581年)本姓龚,字惟明,江西南昌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官副千户,后任浙江都司参将,于浦口冈下大败倭寇,迁副总兵。又尽歼刘家庄倭寇。嘉靖四十一年,充总兵,镇守广东。办率军赴福建援助抗倭,与戚继光、俞大猷等连续破倭。继任狼山总兵,统制大江南北,防倭进犯。进官都督...
徐显宗(?-1448年),世居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南直隶凤阳府临淮县(今安徽省凤阳县)人,魏国公徐辉祖之孙,徐钦之子。明朝勋臣
元显儁,字显儁,河南洛阳人。北魏宗室大臣,景穆皇帝拓跋晃曾孙,城阳怀王元鸾季子。资性夙灵,琴书逸影。延昌二年,卒于洛阳,年仅十五岁,葬于洛阳城外瀍涧之滨。北魏宗室大臣
楚府东安康惠王显梡,恭懿庶三子,嘉靖三十七年(1558)以镇国将军改封长子。隆庆元年(1567)袭封。在位二十一年。万历十五年(1587)薨。明朝东安王
沈法兴(?—621年),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隋末唐初割据势力。初任吴兴郡守。义宁二年(618年),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沈法兴于是以诛讨宇文化及为名起兵,拥兵六万,不久占据长江以南十几个郡。武德二年(619年),自称梁王。武德三年(620年),李子通渡江,占领京口(...
思行法(1374年—1416年),明代云南麓川傣族首领。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思伦法之子。明代云南麓川傣族首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
刘铭传(1836年9月7日—1896年1月12日),字省三,自号大潜山人,因排行第六、脸上有麻点,人称刘六麻子,安徽合肥(今肥西大潜山麓)人。清朝名臣,系台湾省首任巡抚,洋务派骨干之一。1864年,授直隶提督。无锡之战中,率中路淮军俘太平军黄子隆以下两万余人。先后于黄陂、潍县、寿光等地败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