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术论集
清代著名经学大师、教育家、思想家、为清代广东九老之一,是广东近代学术史上的重要人物。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举人,六应会试不中。先后受聘为学海堂学长、菊坡精舍山长。前后执教数十年,提倡朴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博士,山东大学文艺学博士后。现为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国画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社员。出版著作及画集《吴镇的审美品格与艺术传承》《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
徐乾学(1631—1694年),字原一、幼慧,号健庵、玉峰先生,清代大臣、学者、藏书家。江苏昆山人,清初大儒顾炎武外甥,与弟元文、秉义皆官贵文名,人称“昆山三徐”。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编修,先后担任日讲起居注官、《明史》总裁官、...[人物]
贺敏学(1904年—1988年4月26日),江西省永新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永新县农民自卫军副总指挥,中共永新县委书记。大革命失败后,与胞妹贺子珍等随袁文才农民自卫军上井冈山,任自卫军中共支部书记。参加湘粤赣边区游击战争。
刘开渠(1904年(一说1903年4月)——1993年6月25日),男,江苏徐州府萧县(今淮北市杜集区朔里镇刘窑村)人,雕塑家。早年毕业于北平美术学校,毕业后任杭州艺术院图书馆馆长。后赴法国,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雕塑系学习。归国后任杭州艺...
著有《左盦集》八卷、《左盦外集》二十卷、《左盦诗录》四卷、《词录》一卷,及论经学(以小学、左传学为主)、史学(开创近代中国学术史体)、文学(主张“六朝文”,维护扬州学派骈文之文统)专著...
潘耒(1646~1708)清初学者。字次耕,一字稼堂、南村,晚号止止居士,藏书室名遂初堂、大雅堂,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潘柽章弟。师事徐枋、顾炎武,博通经史、历算、音学。清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纂修《明史》,主纂《食货志》,终...
擅长美术史论。195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1959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美术史、美术理论系。曾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曾参加西方美术史教材编写工作。中央美术$#...
《论语·卫灵公》本篇包括42章,本篇内容涉及到孔子的“君子小人”观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其中著名文句有:“无为而治”;“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义以为质,礼以行之”等。论语·卫灵公
叔明先生在音韵学、文字学和诗词方面有专门研究,著有《周易古谊》、《蕉雪堂诗集》以及其它散篇论文。清代学者
画家兼艺术理论家。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杂志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策划委员会委员,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策划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馆艺术委...
郭味蕖(1908年2月15日-1971年12月21日),当代画家。男,汉族,山东潍坊人。原名忻,后改慰劬、味蘧、味蕖;曾用别号汾阳王孙、浮翁,晚号散翁;堂号知鱼堂、二湘堂、疏园等。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随家乡画家丁东斋、刘秩东习画。1929年考入上海艺术专科学校习西画,毕业后曾...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人物]
赵均,1960年12月25日生于天津,南开艺术校友会会长,原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受聘兼任当代独立艺术论坛副理事长,南京崇德画院副院长,鲁迅美术学院动漫学院客座教授,中国老子文化协会画院院长,天津...
古文集,河源人。明世宗嘉靖元年(一五二二)贡生。官沙河司训。事见清康熙《河源县志》卷五。[人物]